如果日月潭的拉魯島變這樣?專家、卲族與日管處怎麼看〉 這則新聞,一時無法言語。仔細看看這篇中梳理的不同意見,有一點讓人特別注意: 「日月潭風景管理處工務課課長杜芳政解釋,其實當初最主要是要做消波草排、維護島體,而之所以會衍生出『LALU』等人工造景構想,是因為撤除舊有草排會產生廢棄浮筒,內部討論該怎麼再利用舊有浮筒,才會產生這個造景設計想法。」 如果真的是為了廢料再利用而動此腦筋,不能不說是本末倒置,畢竟湖岸休憩水域還多,其實不只這片有浮嶼。
(註1)第 4 年的夏天。記憶裡,最搶眼的是那從各處飛來不同花色品種、各有絢麗姿態的蝴蝶們。 你說她們是被 shupak(酒糟)和 dahun(甜酒)(註2)所吸引?可她們卻偏偏總在不同祖靈籃上的老織布上徘徊,年年如此。
編按:「台灣第一民族黨」(下稱「第一民族黨」)於 2012 年成立,主張透過體制內路線,經由選舉進入國會,為臺灣原住民族權益發聲,在 2014 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初試啼聲,便當選縣議員、區長及鄉民代表各一席。我們特別專訪第一民族黨黨主席石慶龍,希望對於此以原住民族為「第一」優先的小黨策略有更多的討論,也讓我們更了解不同族人對於原民議題爭取的想法與作法。
看到伊達邵部落 7、80 歲老人家凌晨 2 點不能睡覺,抱著孫子,也要堅持搭乘遊覽車上臺北,最後頂著太陽在行政院前抗議,心中就覺得很難過。
抗議開始,一位邵族先生媽(女祭司)身穿民族服飾、頭戴草環,頂著大太陽,將平日手裡的木杵換成了麥克風,在人來人往的中山北路與忠孝西路口旁操著不流利的國語,時而夾雜更熟悉的閩南語表達自己的訴求:
上週末清明連假,很多朋友都紛紛返鄉掃墓。一般我們掃墓,可能就付個停車費就好。但如果有一天,我們想回家祭祖,竟然還要跟政府申請、付錢,你是不是會覺得超級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