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從前,好茶部落有三兄弟,分別叫 Beseng、Karavase 和 Kedrare,他們常常到霧台一帶狩獵,一直覺得這裡真是個好地方,很想遷徙到這裡來居住。 於是他們常常在獵場祭祀,詢問祖靈的旨意;每當他們祭祀後,晚上總會夢見一大群黑螞蟻。頭目知道這個夢之後,也覺得是個好兆頭,一直鼓勵兄弟們搬遷到霧台。 於是時機成熟後,三兄弟真的行動了!他們舉家遷徙到霧台,沒想到卻遇到重重難關…… 更多的部落或原民相關活動,請見下列「未來最新重要活動」!
未來最新重要活動
活動日期:2014/8/28(四)20:00 活動名稱:達卡鬧「飄流木-八八後的南迴詩篇」專輯發表首演 活動地點: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17鄰37號 相關文化:跨族群- 活動介紹:
莫拉克至今已5年,這位靈魂歌手以「聲音記錄八八風災」而創作出這張概念專輯,其中的聲音參與者高佳音、老祖、拉法告、李韻儀、赫格、奧威尼・卡露斯…亦是同樣居住在東海岸、以及南迴一帶災區的朋友們;而古老的鼻笛、阿美族古調、林班歌旋律、教會詩歌和大自然之音,則是試圖重拾原鄉的聲音記憶。如呢喃、似禱告、是驚慌的呼喊、或是順天知命的詼諧,口白成詩、韻律成歌。
受傷的地方並不是難以回去的家,而是人們的遺忘……
- 活動連結:達卡鬧「飄流木-八八後的南迴詩篇」專輯發表首演
- 活動介紹:
2012 年 12 月 12 日,以台灣原住民族為核心的政黨 ──「台灣第一民族黨」成立,誓言積極爭取國際人權宣言的基本權力之外,積極以建立中央級「原住民族議會」、推動真實「原住民族自治」為目標,並希冀能進入各級民意機關中,為地方原住民爭取最大之權益。
- 活動連結:台灣第一民族黨全國參選人介紹記者會
- 活動介紹:
高山原住民聚落,是全球氣候變遷的指標性社群,因處於敏感地理區域,對環境的變化感受較為快速與強烈。鑒於氣候變遷影響,對於世居山區原住民的生態環境與文化發展,已然是極大挑戰。在生物、文化多樣性面臨滅絕的危機下,世界各高山原住民族群要如何面對迫切的生存問題? 此次於不丹王國-Bumthang舉辦的第十四屆國際民族生物學會((International Soceity of Ethnobiology, ISE))大會,正是以「再造生物-文化生態系統的回復力和傳統知識」(regenerating biocultural ecosystem resilience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為題,讓我們重新思考文化-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之間的關連。台灣原住民代表積極參與會議,向世界表達台灣原住民的行動經驗,凸顯台灣南島語族在文化與生態知識的全球性角色。
- 活動連結:台灣原住民的雲端生態結盟行動網絡建構
- 活動介紹:
成果展的內容有戲劇演出「黑螞蟻的故鄉 霧台部落」、泰
雅族語創作歌謠和魯凱族古謠傳唱,歡迎有空的朋友踴躍前 往鼓勵兒童及青少年們! - 活動連結:臺北市原住民兒童暨青少年關懷服務成果展
- 活動介紹:
全國喜愛紀錄片的伙伴們準備充飽電池、清空記憶卡,讓我們一起背起攝影器材快向故事出發吧!2014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已經開跑想要拍出屬於你的好故事嗎?首獎十萬,心動指數千萬!
- 活動連結:2014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
- 活動介紹:
桑布伊,一個在年輕的身體裡藏著古老靈魂,有著與生俱來的獨特嗓音,來自台東山與海交界處、一個卑南族古老部落的古謠傳唱者。
- 活動連結:桑布伊Unplug古謠分享會
- 活動介紹:
「2014南島國際美術獎」今年盛大開場了!今年的南島國際美術獎打破以往美術獎形式改以藝術家駐村的模式進行,要求創作者親赴臺東進駐及創作,親身體驗南島語族在臺東的生活風貌,進而使作品與南島精神產生更深刻的呼應。
今年共有100位(組)藝術家參賽,他們分別來自澳洲、加拿大、香港、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南非等世界各地,許多藝術家對於此次「南島國際美術獎」創新的駐村型美術獎的形式表示高度的認同。
「2014南島國際美術獎」從7月19日至8月31日於臺東美術館展出,希望各界愛好藝術與關心南島文化的朋友們,在本美術獎藝術創作中,互相交流激盪,相信必能再激發出更精彩的藝術創作!
- 展覽資訊:
- 日期:2014/7/19-2014/8/31,9:00~17:00 (每逢週一休館)
- 地點:臺東美術館(臺東縣臺東市浙江路350號)
- 活動介紹:
靈與靈之間,會用怎樣的方式交織、相遇?是怎樣的際遇讓Sikawasay們踏上了靈路?每次儀式當中,其舉手投足間又充滿了什麼樣的靈力呢?
「靈遇:在沉默裡交織 肢體工作坊」將以另一種方式來記憶、來展現,並從中尋找到開啟使我們可能明白儀式之門的鑰匙! - 活動連結:邦查•里漏•原樣-里漏部落邦查人的文化生活樣貌/志工團熱情招募中!
- 活動介紹:台東原住民文化祭南島文化節,4 月4日登場,台東縣政府5支報訊團體,昨接過聖火,展開全台報訊活動,邀請全台民眾一同到台東,感受南島語系原住民族的文化之美。
- 活動連結:〈台東南島文化節 4月4號「不忘祭」〉
- 活動介紹:
禮納里幾位青年因為暑假沒事做,時常往「禮納里產銷中心」跑,在多次與部落工藝家們聊天後,發現工藝家們的產品這麼好用與好看,但為何產品的銷售門路如此窄?於是擠出了這個想法,就是想進行跨部落整合的藝術節|Art+Life|活動。
透過自主規劃、討論及組織想要的藝文方式,想用力傳達在部落裡生活的好價值。跟幾位藝術工作者討論事情實在有趣及高潮,沒想到參與式的討論可以如此運用,且整個協商與討論是由我們這群青年作為核心主軸,並進行多項事務的協商與分工!我們想做到生活節活動不委外經營、不外包給別人做規劃,完全由自己部落的青年或是跨部落來整合與組織,從行銷、產品包裝、活動宣傳、到節目流程設計都是。 整個就是要用力扎根的概念,希望大家來感受與支持~ - 活動連結:Matazuwa生活節
- 活動介紹: MAKAPAH,原住民阿美族語中的「美、帥、漂亮、讚嘆」的意思。2014 MAKAPAH 美術獎,首獎獎金高達18萬,邀請您共同深掘原民之美!
- 活動連結:2014 MAKAPAH 美術獎邀您一起記錄原民的美,最高獎金 18 萬等你來拿!
- 活動介紹:
2014年恰逢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成立二十週年紀念。距離1999年「台灣原住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已逾十五個年頭。近年來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與生態環境遭逢巨大變遷,包括:正名運動以來新族群的成立、原住民族自治法的提出,以及災害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等等,亟待深入研究與討論。 因此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與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再次合作,並承原住民族委員會共同參與主辦,於2014年9月15日―17日,假南港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舉辦「2014年台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
- 活動連結:2014年台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當代面貌的探索
- 活動介紹:
由吳三連獎基金會主辦「文」鼎台灣、「藝」錦還鄉 ── 2013 吳三連獎得主巡迴講座,邀請去年「問鼎台灣」文壇、藝苑崢嶸而獲「吳三連獎」卑南族得主巴代,光榮回返故鄉發表作品獲專題演說,旨在期使得主分享他們創作的理念與經驗,讓「藝術下鄉」、回饋鄉里,而使同鄉亦「與有榮焉」,在欣賞得主優秀作品之餘,看見與感受台灣文藝之美,進而建立自身文化自信心。
- 活動連結:巴代小說中的文史與歌謠情境
- 活動介紹:
2014年恰逢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成立二十週年紀念。距離1999年「台灣原住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已逾十五個年頭。近年來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與生態環境遭逢巨大變遷,包括:正名運動以來新族群的成立、原住民族自治法的提出,以及災害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等等,亟待深入研究與討論。 因此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與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再次合作,並承原住民族委員會共同參與主辦,於2014年9月15日―17日,假南港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舉辦「2014年台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
- 活動連結:2014年「台灣原住民族自然資源運用與永續發展學術研討會」
- 活動介紹:原先生活於此片土地的平埔族群於漢人大量移入後漸漸消失,但在其之前,早已有人群於北部河口、平原地區發展出了豐富的文化特色。然而,直到文字進入的十七世紀以後,我們才得以由文獻紀錄中窺知這片土地的過去。現今的考古學工作,不僅是針對遺址本身進行述說,更致力於消弭所謂的「史前」以及「歷史」時代之間的斷點,藉由文物延伸土地的歷史深度,並帶領群眾搭建歷史記憶的橋樑。本次特展聚焦於臺大校園的考古埋藏,展出臺灣大學所典藏的平埔族史前文物,其中更包含了位於臺灣大學水源校區的遺址發掘成果,除了讓民眾發現「原來考古遺址就在身邊」,也期待藉由此展,增加大眾對於這片乘載了人群遷徙記憶的土地的關心。
- 活動連結:「祖先的紋樣」北部平埔族史前文物──臺大校園的考古埋藏
- 活動介紹: 夏曼.藍波安創作文類包括散文及小說。小說創作敘述達悟族的神話故事,散文作品則描繪個人身處蘭嶼及臺灣兩社會的心境轉折,並以重新學習該族生活、接受海洋洗禮等過程,呈現個人與民族的情感,企圖喚起臺灣原住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文學成就: 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吳魯芹文學散文獎、九歌年度小說獎。主持TVBS「台灣念真情」節目達三年,導演企畫及代言的廣告數十支。二○○一年,開始舞台劇創作,成功詮釋「國民戲劇」。
- 活動連結:2014 府城講壇 ── 我的潛水生活與思考
- 活動介紹:瓦拉米步道位於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是一條沿著拉庫拉庫溪蜿蜒穿梭於綠色森林的步道,是依據「日治八通關越嶺道」東段遺址修建而成。其間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人文史蹟與壯麗的天然景觀,是民眾親近玉山國家公園的好去處。將藉由漫遊的生態研習方式,走進玉山國家公園瓦拉米步道探索自然生態,體驗卓溪鄉布農族部落人文之美。每梯次報名人數以二十人為限,歡迎有興趣之民眾踴躍參加。
- 活動連結:103年度瓦拉米步道人文生態研習營
- 活動介紹:
成長的過程中,寒菘的父親Kuale(杜冬振)為了更好的教育,舉家自新好茶遷居到平地,但只回到家裡,總是充滿著母語,以及一個又一個舊部落、家族的故事,每逢假日,必定由爸、媽帶著,回到新好茶過部落的生活、玩部落的遊戲,並與部落族人互動,讓寒菘和弟弟、妹妹總是期待假日的到來,覺得山上的生活真是快樂!正因為父親的用心,註定寒菘一生所思、所念的,都是部落……
今於2014年八月至十月下旬,受屏東縣原住民文化會館邀請舉行個展<扛著祖靈的筆 畫魯凱>,預計將展出「愛-創作的動力」、「繪本故事-Maca ki umu:伍姆的嘛喳註」、「精神-里古烙」、「記憶-土堆下的好茶部落」四個大主題,創作作品涵蓋油畫、壓克力、水墨、鉛筆素描等不同媒材,透過畫作敘說一個又一個緣自於「愛」與「思念」的故事,期待能透過故事,落實一般教育與民族教育的交流與對話,讓不同年齡、不同族群的朋友們,看見並重新認識我們的土地,以及過去先人原始而質樸的靈魂。 - 活動連結:2014 杜寒菘 個展 「扛著祖靈的筆 畫魯凱」
- 活動介紹:
「湖漾巴圖-大湖文化特展」是目前臺灣唯一完整展出代表器物「巴圖形石器」的展覽,特展以3百餘件史前出土文物的考古文物呈現、互動遊戲及實景復原方式表現當時大湖文化的聚落空間配置,展出內容淺顯易懂並具教育推廣意義,相當適合親子一同前往觀賞
「大湖文化」是在高雄市湖內區大湖遺址是最早被發掘的,1920年八田與一興建嘉南大圳時發現烏山頭遺址,開啟大湖文化研究序章。「大湖文化」蘊含著臺灣西南部平原先民的履跡,也是臺南發展史中不可或缺的拼圖,「湖漾巴圖-大湖文化特展」透過考古的發掘與研究,將拼湊出大湖文化人的生活樣貌,串起依舊深埋藏在這塊土地上的片段臺灣史。 - 活動連結:湖漾巴圖-大湖文化特展
- 活動介紹: 看織著「三民主義」的泰雅織布、刻有青年白日徽號的排灣木雕。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威權時代中多元論述的星火」特展,呈現1950至1970年台灣人類學者的原住民研究,展現學者在戒嚴年代如何為原住民留聲,也留下當年部落受政令宣導影響的文物。
- 活動連結:「威權時代中多元論述的星火:1950s-1970s臺灣人類學者與原住民研究」專題特展
- 活動介紹:
臺灣長什麼樣子?環境的地景形貌是自然風土與人文民情兩造,長時間交互流動與作用所積累的整體表現,當代的臺灣人可以很輕易地從地圖上,透過外型輪廓辨識臺灣,而各時代的記錄者們對寶島臺灣的想像卻是各有不同,因此我們很難想像16世紀西方人繪製的地圖中,臺灣曾以許多不同的形狀出現。同樣的,在攝影技術普及的今日,我們也很難遙想數百年前的人,是如何觀看臺灣這塊土地上的自然與人文風土,這些不同的時代、族群及階層又是如何製造與記錄時代風景?是否有不同的關懷重點,有無將自身的想像投射於臺灣景觀的圖譜中?請跟著臺灣山林的山巒起伏,一起穿越時代重返17世紀,在時間的長河上緩緩航行向現代,以鳥瞰臺灣到貼近土地,看看不同時代的人們透過遠、中、近三重視角,呈現出的臺灣景像,使身處在同一方寸土地上的我們,透過爬梳土地時代的風土景觀,不僅從中觀看我們周遭環境在歷史境域裡的變與不變,並體認「人.空間.環境」三者之間流動且緊密的共生關係。
- 活動連結:風土誌:臺灣景觀圖譜
有什麼漏網之魚,是您覺得也非常重要的原住民族新聞或活動,但卻不在活動看板裡的嗎?或您有原民相關新聞稿,想請我們刊登的嗎? 投稿或活動訊息請寄:[email protected] (活動刊登者,請務必提供「活動名稱」、「活動簡介」(150 字以內)、「主辦單位」、「活動地點」,及「活動資料或相關連結」。有少給資料的,小編不知道怎麼幫你 po…… 切記切記~~~!)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圖片來源:《Mata‧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