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說到花蓮師範學校的張人模老師,因被誣告為匪諜而逃到香港,使得他所創作詞曲的〈捕魚歌〉被誤以為是阿美族唱歌。 阿美族人大概會覺得很奇怪:是或不是,怎麼都是你們「歹萬 / 擺浪」(註1)說了算。 張人模 〈捕魚之歌〉,採集自阿美族歌謠 [caption id="attachment_13287" align="alignright" width="300"] 張人模 1952 年清唱劇作品《花蓮行》自序。東華大學李宜澤教授協助提供。[/caption] 1940 年代後期起在花蓮師範學校教書的張人模,很喜歡當地原住民的音樂,因此請附近原住民(主要應是在花師讀書的原住民學生)唱歌,採記成譜後編成合唱曲,做為花師合唱團的教材。1951 年,張人模在花師校長汪知亭鼓勵下,出版了一本《阿美大合唱》,並由汪知亭以及阿美族人「花蓮縣阿美族建設協會理事長吳德成」為序。《阿美大合唱》內容的 10 首歌曲就是採譜後的合唱編曲,並且已填入漢語歌詞。 次(1952)年張人模的新作品清唱劇《花蓮行》,作法仿照《阿美大合唱》,也是把原住民歌曲編成合唱填詞,只是收錄範圍擴及「阿美、布崙、泰耶魯」(阿美、布農、泰雅)三族群(編按1)。序文中張人模說到自己三年來的採集,同時也能指出不同族群具有不同風格的音樂。 「白浪滔滔」的 〈捕魚歌〉,已知最早就是出現在 1952 年的這部《花蓮行》清唱劇中的 〈捕魚之歌〉,並記註「阿美民歌 / 李福珠作詞 / 張人模記譜」。 其實整本《花蓮行》的 10 首歌曲,記註的都是「李福珠作詞 / 張人模記譜」,差別只在是阿美(四首)、泰耶魯(三首)還是布崙(三首)的民歌。有考證道:李福珠是張人模在大陸的女朋友,因思念之情掛上李的名字做為作詞者,其實作詞者本尊就是張人模。不過填詞只是當時透過合唱團的教育手段,填詞者到底是誰,並不影響歌曲出自哪一族。 即興歌謠創作,在原民社會並非罕見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小時候在部落裡表哥表姊三不五時就唱些歌謠給我聽,後來我才發現很多都是他們臨時隨口編的。[/epq-quote]〈捕魚歌〉 一直以來都有音樂學者說它不是阿美族歌曲,最主要的原因是後續都沒有採集到相同的旋律;關於這點,我想說說我個人的工作經驗: 某次我拜訪一位阿美族的老阿嬤,請她唱唱歌。她一開始推辭說都不會,我只好無奈接受。沒想到幾分鐘過後,她叫我拿出錄音機,我問她做什麼,老阿嬤回我:「不是要唱歌嗎?」接著就唱了一首完整三段反覆配上不同歌詞的曲子。我從來沒聽過,於是追問來歷,老阿嬤竟說是剛剛想出來的。 那首曲子的錄音,我無意間放給其他同部落的老人聽,大家覺得奇怪是哪來的歌,知道是那老阿嬤創作的,都覺得好玩。我的親身經驗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這裏就不多說了。 我有位布農族的學長提起:「小時候在部落裡表哥表姊三不五時就唱些歌謠給我聽,後來我才發現很多都是他們臨時隨口編的。」由此可見,這種臨時編創的音樂手法,在原住民社會並不罕見。這些歌如果沒有錄音或採譜,很可能就只存在於這世界上這麼一次後就隨著時間而消失了,說不定連原來唱的人都不會再唱。 我猜想〈捕魚歌〉很可能就是這種狀況,才會沒有其他人唱。張人模似乎沒有必要大費周章,20 首歌曲中夾雜一首自己的創作還客氣地匿名為阿美民歌,把自己降格為記譜者。 學術認識有限,民間創作活力無窮 此外音樂學者常會用一些已知的音樂形式來判斷歌曲源頭,這固然沒錯,但不見得百分之百無誤,難道不能說是民間樂人的創意發想正巧符合某些樂曲結構或旋律安排上的作曲手法嗎? 〈捕魚歌〉 之所以一直被當做箭靶,是因為它長年編為教材而著名。真要照音樂的形式來檢驗,《花蓮行》的三首布農族歌曲也都不太合學術界所認識的布農歌曲,只不過都沒有人去討論。至於根據智慧財產權出發由法律所認定的創作者,那更是難說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1959 年,張人模將《阿美大合唱》與《花蓮行》兩部作品合訂再版,全部 20 首歌曲由原先的簡譜改寫成五線譜記音,同時都拿掉了作詞者與「張人模記譜」的記註,只留下「阿美族民歌」、「泰耶魯族民歌」或「布崙族民歌」,因此呈現上與 1952 年的初版不盡相同。考證時如果只看 1959 年的再版,很可能就會得到不同的推論。 因此,在更具體的證據出現前,我傾向相信 〈捕魚歌〉 的旋律(或其原型)是某個阿美族人所唱出來的。畢竟,民間的創作活力無窮,而學術界的認識總是有其極限。(註2) (本文原作者為孫俊彥。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caption id="attachment_13286" align="aligncenter" width="400"] 張人模 1952 年清唱劇作品《花蓮行》中的〈捕魚之歌〉樂譜,現存於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院史室。感謝東華大學李宜澤教授協助提供。[/caption] 附註
- 花蓮南勢阿美族人稱呼閩南系漢人為 Taywan,發音同「歹萬」;其他地方的阿美族人則多稱之為 Payrang,發音同「擺浪」。
- 本文初稿刊於臉書後,「奇美部落」在臉書社團網頁上回應,說明 〈捕魚歌〉 創作者為奇美部落阿美人 Kacaw Falong(賴雲義),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kiwit01/posts/1337248636314419
- 若張人模當年僅在花蓮地區採集,則以今日族群認同而言,當年 1952 年的「泰耶魯」(泰雅族)可能是指今日花蓮地區的太魯閣族或賽德克族。
- 唱一段《思想起》,哼一段《青蚵仔嫂》…… 其實我們一直在聽原住民的歌!
- 兒歌的白色恐怖年代(自由電子報自由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