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族群滅亡」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族群滅亡應該是說這個族群的後裔因歷史緣故遺忘先祖、沒機會得知祖先的事情,或者自己選擇不認同,而導致後續人口調查進行的時候人數大減,甚至消亡。[/epq-quote]在我的理解中,族群滅亡應該是說這個族群的後裔因歷史緣故遺忘先祖、沒機會得知祖先的事情,或者自己選擇不認同,而導致後續人口調查進行的時候人數大減,甚至消亡。 例一:民國初年,各省人民對「滿城」滿洲人進行的屠殺,導致許多滿洲人逃往後選擇隱蔽身份,但仍然有殘存的人,尚未完全滅亡。 例二:復活節島的玻里尼西亞人除了內部戰爭以外,後來人口銳減的同時,也被西方帝國勢力擄走作為奴隸,致使後代大半不知祖先來歷,文化也幾乎徹底消亡,只剩莫艾石像(Moai)空洞的雙眼凝視著太平洋。 例三:雲林、嘉義、台南北端的羅亞族人,現在幾乎已無聚落,認同羅亞的人也不多,更不用提語言。從荷蘭時代 1650 年代 2,850 人左右,至日治時代初期的調查,原鄉原民人口已縮水至寥寥 163 人(註1)。 羅亞族的人數會消失,其實一部分也跟中部平埔大遷徙進入水沙連地區有關,一部分的羅亞到了集集、水里、魚池、埔里等地,但從有限的史料來談,似乎並未成立新聚落,遷徙至埔里後更是融入阿里坤族部落。我現在已然尋無族人們訪問文化方面的事物。至今我認識的認同者也僅一兩位,其家族已無人認同,部落也早已尋無蹤影。 但最絕望的族群亡,難道真的只跟語言、文化的消失相關嗎? 絕對不是。語言、文化的亡軼絕對不是「單純的說不使用就不使用」那麼簡單而已,要加入考量的因素絕對是殖民者的壓迫、突進、掠奪,還有「被迫納入主流社會」這樣的事情。 語言非維繫族群認同唯一要件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為什麼大家再怎麼努力尋找自己、認識文化的時候,不會被這社會看見?噶哈巫語編辭典、道卡斯母語老師回部落教族語、西拉雅積極發展歌謠、族語課程等,為什麼不會被看見?[/epq-quote]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平埔族」都滅亡了。 在能見度較高的平埔正名運動中,目前檯面上缺席的只有巴布薩族、阿里坤族,還有猴猴族(註2),其餘大部分的族群仍然有一部分的人繼續在跟這個殖民政權奮鬥,但這從來不是被關注的焦點,在主流社會仍然激不起什麼共鳴,還有漫天的刻板印象飛來,重複著那幾句魔咒「平埔族?不是都滅亡了嗎?」「平埔族?我們都是平埔族啊,台灣人都有血統啊!」諸如此類,雜音不絕於耳。 我們從未滅亡,只是鮮少有人願意真正付出心思去認識。文化還在,語言的確是少了點,但難道真的一定要會流利使用母語,才有資格「成為原住民」嗎?顯然不是。 對一個族群認同所牽涉的層面之廣,包含了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人際關係網絡、文化背景等等,平埔族群有的還會狩獵,就像噶哈巫族現今仍會狩獵,筆者剛過世不久的親戚生前也會狩獵。 但為什麼大家再怎麼努力尋找自己、認識文化的時候,不會被這社會看見?噶哈巫語編辭典、道卡斯母語老師回部落教族語、西拉雅積極發展歌謠、族語課程等,為什麼不會被看見?究竟為什麼?相信這樣的問題,多數平埔族群的族親,都曾經納悶過。 語言固然重要,但絕對不會是維繫認同、族群、文化的唯一要件。 台灣何時能看見平埔的真實存在 到底何時,主流社才能把我們平埔族群的努力與存在,當做一回事? 雖然蔡英文口頭支持平埔族群正名/復名,但行政機關似乎沒什麼積極作為,立法機關也只有寥寥數人孤軍奮鬥,還不曉得民進黨的大官們,有多少人看得見我們呢? 如果正名/復名在 4 年內依舊失敗,那我們平埔族群的尊嚴,將可能繼續被那些無知的人踩在腳底下,無法翻身。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 南投埔里噶哈巫族是少數至今仍有族語母語使用者的平埔原住民族之一。圖攝於噶哈巫族年祭。[/caption] 附註
- 人口數據來自葉高華老師〈地圖會說話:終結幾個平埔血統論的流言 (一)〉。
- 原北部巴賽族、雷朗族及龜崙族,現族人的認同似乎都已併入「凱達格蘭族」。
愛原住民?想關注、參與更多部落大小事?歡迎:
追蹤:為我們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將您對部落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或分享部落活動 參與:看看我們推薦的部落好物,用行動支持部落產業
圖片來源:Mata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