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有中柱卻為何不怕破壞風水?撐起原住民信仰神聖性的百年向神柱

有中柱卻為何不怕破壞風水?撐起原住民信仰神聖性的百年向神柱

by kjmu

 

中柱:脊向開口的建築遺跡

公廨是什麼?為什麼要有這一根立在中間的柱子呢?從建築結構來看似乎它顯得多餘,但卻是一個很重要、還原大武壠族建築的蛛絲馬跡。 從史料來看,在清康熙56年(西元1717年)《諸羅縣志‧風俗志》中的〈番俗考‧廬舍〉提到西南部平原的原民房舍「開門於橫脊」、「中柱以喬木,樑椽、四壁悉材篔簹」,其由脊向設出入口的建築方式與漢人習慣在簷下開口的構造完全不同。脊向開口使喬木做成堅固的中柱成為頂住房屋主樑最重要的柱子。 研究原民公廨建築的成功大學郭美芳教授,則從更全面的原住民建築的角度來看:「通常我們在講中柱的重要性,包括賽夏族、包括排灣、包括魯凱,他們稱為中柱最重要,因為中柱通常是撐住了屋脊的主樑,就是撐住了整個家,所以你可以看到魯凱、排灣的中柱常常雕刻成祖先像,他象徵意義很強,就是要撐住信仰中心。」  

向神座使中柱具備神聖性

大武壠族公廨中的中柱(Kayu)也被視為具有神聖性。〈番俗考‧雜俗〉中另一個提到中柱的地方為:「結草一束於中柱為「向」。向者,猶云鬼神也,莫敢指按摩觸。」在中柱上「結草一束」始中柱成為「向」,就是鬼、神的所在。 在約清光緒(約 1887 年)成書的《安平縣雜記》,則把「四社番」(今大武壠族)公廨中的中柱樣貌敘述得更加詳細:「屋中脊下則豎大竹一根,竹頭插入地中,竹尾接於屋脊。此大竹前,又用小竹節一枝,約長四尺左右;將朝上一尺許,用刀劈開數十絲,攤起張大,另用篾皮一束扎于該竹刀未劈之處,恐其裂開。其已劈開張之處,猶若竹筐,則用泥安放其內,便插香燭。置於大竹之前,插入地中,與正門相對,各之曰『向神座』(註1)。」 這個敘述,如果是到過台南白河的六重溪公廨的話便會覺得非常眼熟,中柱前綁著將一根竹子的上端剖成竹篾張成的筐,在裡面插香的景象,和 100 多年前《安平縣雜記》簡直不謀而合。不過不同的是,現在的門不是開於脊下,而是像漢人一樣,從簷下進出。 作為脊下開口的建築形態中最重要的中柱,卻存在於簷下開口的漢式建築中,這是為什麼?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公廨」一詞。 [caption id="attachment_17112" align="aligncenter" width="400"]大武壠族公廨裡的中柱與向神座 現代大武壠族公廨裡的中柱與向神座,跟 19 世紀清朝文獻紀錄幾乎沒有差異。圖攝於小林村五里埔部落。(圖片/Mata Taiwan)[/caption]  

開口的轉向,是漢文化影響的孓遺

「公廨」並非大武壠族用語,而是漢人用詞。(註2)第一次出現於〈東番記〉,是明朝時(西元1603年)漢人陳第隨沈有容來到大員(約今日台南一帶),寫的一篇記錄番人生活風俗的文章。當時漢人所見的公廨指竹造茅草頂的房子,是部落族人用來議事並作為未婚男子宿舍的地方。20 幾年後荷蘭牧師甘治士(George Candidius)來台,他看到的茅草屋則是一間「供奉偶像的房子(Idol House)」,原住民會把獵得的首級放在裡面,這間房子也有議事功能,後來隨著漢人逐漸掌握部落公共空間,有的公廨的信仰與祭祀功能便轉向個人家宅。 房屋由脊向開口轉向簷下開口,也是在漢族進入原民的生活範圍之後。翻開荷蘭人繪製熱蘭遮城周遭的鹿皮畫。17 世紀的圖當時的原住民村舍建築建在高台上,開口設在脊下,為縱列格局;到了 18 世紀同樣地點的鹿皮畫,在縱列的房子旁邊出現簷下開口的橫列式房子。(註3)《諸羅縣志》中提到在原住民村落中,公廨是漢人通事居住的地方,「環堵編竹,敞其前」,呈現出漢式橫列房屋由簷下開口。之後從日人來台所拍攝的照片,公廨就都呈現橫列形式了。顯然原住民村落中的橫列建築是由漢人通事或移民來到部落之後,逐漸改變原有的建築形式。 建築形式雖然改變,使得中柱不再是建築結構中的要角,但中柱加上「向神座」,就不只是「功能性」的柱子,具備了「神聖性」,在公廨中被保存下來。 [caption id="attachment_17113"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 漢族進入原民的生活範圍之後,大武壠族的公廨也由脊向開口轉向簷下開口。圖攝於小林村五里埔部落。(圖片/Mata Taiwan)[/caption]  

呈現地域性差異特色的神聖建築空間

「中柱與向神座是一體的,缺一不可,對我們而言,這個空間就是祖靈的空間,是公廨中最神聖的地方。」小林大武壠族人徐大駿說。不過同樣都是都是公廨裡的「向神座」,高雄地區又與台南六重溪、花蓮大庄有些微差異,尺寸更大,也更像大武壠族用來捉魚的用具 —「笱」(Agicin)。請教六重溪族人同時也是工藝師的孫業琪老師,從居住環境來看,甲仙的小林公廨、阿里關公廨,六龜的頂荖濃公廨分別位於楠梓仙溪與荖濃溪旁,河床寬大,坡度平緩、河道較深,容易發展出放置大「笱」來抓魚的技術,因此在製作一樣以竹子剖成竹篾張口而成的向神座時,便會依熟習的編織技法製作,向神座也就長成現在巨大的模樣了。 在漢人思維中,中柱帶來災厄;在大武壠族的傳統中,中柱則是祖靈神聖的存在。下次若是看到建築中不合理存在的元件,別急著下定論,說不定那是關於另一種文化的大發現呢!  

附註

  1. 「向神座」之大武壠語為 Kogitanta agisen Koitanta agisiu
  2. 「公廨」在不同社群之大武壠語裡有 KubaKuvaKuma 等稱呼方式,與魯凱族濁口群稱會所為 ckubo(茂林)或 cakupu(多納)、鄒族 kuba、拉阿魯哇族 cakuaru 可能有語源關係。見:〈回溯台灣 2 千年的板岩防鼠板—魯凱族各傳統機能建築特色〉。
  3. 17 世紀鹿皮畫為德國柏林博物館藏,18世紀鹿皮畫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兩者之比較敘述參考郭美芳:《西拉雅公廨建築文化遺存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2008。頁2-342-35
 

參考文獻

  1. 訪問郭美芳教授,訪問者謝欣珈,2018年10月24日於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2. 電話訪問孫業琪老師,訪問者謝欣珈,2018年11月15日。
  3. 周鍾瑄主修、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諸羅縣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年。
  4. 凃順從,《南瀛公廨誌》,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2年。
  5. 郭美芳,《西拉雅「公廨」建築文化遺存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6. 郭美芳、徐明福,〈重構台南平埔「公廨」空間:形式溯源與轉化探討〉,《民俗曲藝》,台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56期,2007年6月,頁205-281。
 
本文原標題為〈中柱,撐出原住民的 21 世紀建築神聖性〉,本文原作者為謝欣珈,獲「台灣樣 TaiwanCode」授權轉載。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