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住家空間展現的男女之道—重現鳥居龍藏與耆老記憶中的太魯閣族家屋

住家空間展現的男女之道—重現鳥居龍藏與耆老記憶中的太魯閣族家屋

by kjmu

(註1),進而展開傳統住屋樣式與建造過程的研究。雖千千岩先生測繪一例,但族人未認同此案例是族群之代表樣式。於是與耆老們共同進行追溯相關居住經驗、記憶,並陪同部落工團完成傳統住屋興建於文化園區。 本文主要訪談的對象是太魯閣族東部區域的耆老文史工作者,許通益牧師為主要報導人,黃長興先生、李季順校長、金清山牧師、葉保進牧師、高順益牧師等為顧問,共同參予討論。  

不同時期的描述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太魯閣族西部地區住屋也有相同的特徵,但所居住環境條件不同,所演化不同的是構造材料上的差異性[/epq-quote]鳥居龍藏於 1896 年進入太魯閣族(註2)部落區進行調查時,曾手繪記錄當時所看到的住家形式,其特徵是住屋下挖 30-60cm,以刻有 L 型踏面的木梯下去房間,支柱立於四周牆面、茅草屋頂,牆面是積木式的做法。室內空間未隔間,但分有睡眠、炊食、儲物空間。附屬屋及設施則有穀倉、敵首棚(設置於主屋旁)。 之後千千岩助太郎於 1936-1946 年進行東部太魯閣族的建築調查時,其室內格局例如鳥居的調查描述,但所見的住屋形式已都是平地、單室型、茅草屋頂構造。倒是千千岩助太郎也在文章中特別引用藤島亥治郎(1948)的文獻說明,東部太魯閣族住屋 1914 年左右(註3)與泰雅族中部型同樣為深床式基地(註4),牆壁也是積木式牆(註5),後來才改為平地式和竹牆造。此型之最大特徵是利用扶壁(註6)斜撐,來加強竹牆可能產生的橫向力不足的構造。 從上述文獻的時間點比對,鳥居當時調查描述的時間點在日治初期,太魯閣族人的住屋仍保有傳統型態,但千千岩的調查時間為日治後期,雖然構築形式有所改變,但在室內格局的擺設,仍維持傳統。 依太魯閣族耆老之記憶,住屋主要特徵為豎穴居(註7)、積木式構造,與上述文獻記載尚未受日人影響之樣式相吻合。太魯閣族西部地區住屋也有相同的特徵,但所居住環境條件不同,所演化不同的是構造材料上的差異性,例如西部住屋樣式有以石板作為屋頂覆蓋材的案例,而東部住屋則是採用檜木皮、竹子、茅草,以及用斜撐來補強牆體的支撐力。 [caption id="attachment_17036"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原建於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族傳統家屋,竹編壁面不夠穩固,故外牆均以木柱撐住壁面。(圖片/Mata Taiwan)原建於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族傳統家屋,竹編壁面不夠穩固,故外牆均以木柱撐住壁面。(圖片/Mata Taiwan) 原建於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族傳統家屋,竹編壁面不夠穩固,故外牆均以木柱撐住壁面。(圖片/Mata Taiwan)[/caption]  

太魯閣族部落空間概念

部落(alang)在太魯閣族的定義,是指同在一個區域內的成員,負有同族群人的共祭、共獵、共負罪責、共守禁忌,並維護同一族群人的生存與財產等的功能。傳統時期的太魯閣族聚落為分散式的部落型態,其特徵為一個部落內住屋分佈若干處,有單戶或幾戶同住,且呈不規則分佈,絕無經規劃性整齊排列的聚落出現,部落內的人大多數是屬於同一血緣者居住。散居型態及血族組合的情況下,一個部落內會擁有數個或十數個住區。每住區的成員,彼此間的關係通常都是同胞兄弟或父方的從兄弟。 以太魯閣族東部地區聚落來說,由於原住山區地理條件的限制,使得族人採散居的方式,一個住區人滿之後就必須分出人員到其他適宜的地點另覓居地。居住空間的選擇,考量安全性、防禦性以及必須滿足生存所需之條件,因此多選擇於山腰台地的區域。聚落空間又分為部落區及獵區,獵區為血族團所共有,部落內空間類型的歸屬又分為家族私有及部落公有。私有部份是住屋、耕地,部落公有範圍則是原野、道路、河流、湖泊等。 太魯閣族每家戶擁有住屋及附屬建築,附屬建築包括穀倉、工寮、豬舍、雞舍、曬架、瞭望台(註8)等。尚未被日人遷移至平地的傳統住屋樣式為半豎穴式長方形住屋。一般的住屋規模長(baang)約 16 尺(5 公尺)至 36 尺(11 公尺),寬(Tgpucing)約 10 尺(3 公尺)至 20 尺(6 公尺),屋簷僅高出地面約 1.5 公尺左右。主要材料除了柱子和樑以外,其餘的如牆及屋頂都用竹子。 [caption id="attachment_17037"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太魯閣族傳統住屋興建完工樣貌。2006 年攝於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圖片/陳秀珠) 太魯閣族傳統住屋興建完工樣貌。2006 年攝於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圖片/陳秀珠)[/caption]  

受 Gaya 影響的傳統住屋格局

太魯閣族傳統住屋的格局上,相當具有防衛性的考量,例如室內空間下挖及槍孔的設置、父親床位設於警覺性、攻擊性、機動性之「最高區位」(註9)。爐灶只設一處,而西部住家的案例則有兩處爐灶。甚至從傳統部落社會期變遷到國家統治期的過程中,也出現族人逐漸將戶外的穀倉收入於室內的例子,原因除了因家戶基地空間不足,也是因為部落一再的遷移與混居,使得族人開始將重要的物產與工具收納至室內。 Gaya 是過往太魯閣族家戶和部落的信仰核心,每一個家或部落成員,都必須恪守。否則一人違規,全家或全部落都會遭殃的。例如住屋進門的右側有一大床(dngiyah),是專供年輕人玩耍或晚上睡覺時可相互揉摟抱之處,但嚴禁偷吃禁果,否則家人或親戚會遇危險,甚至會發生不幸。部落耆老解釋,這便是以太魯閣族獨有的 Gaya 約束族人的倫理,不能只想著滿足生理慾望,忘了防禦警覺性。 家屋的門是向左開的,進門時,即刻看到父親的床在前方左側,目的是萬一有不速之客(敵人)進門,父親就可即刻射殺以保護家人。門的後面是母親的床,設在這個位置是為了保護之意。父床與母床之間的中央空地,豎立三個石頭為爐灶(rqda),爐灶上方有吊架或棚架(gigan 或稱 paga),用來烘乾肉類。爐灶設在父床與母床之間的另一目的,是因爐灶的火是常年不熄滅的,故可在晚間睡覺時,有保暖的功能,當然也是用來煮東西用的。還有,父床與母床之間的最尾端靠牆壁,放有活動的木板床(kneiyax)是給年紀小的孩子玩耍或睡覺用。進門前方的空地是用來作家務事(pmkayan)、吃飯(uqan nhapuy)、織布(tunan)等,進門前方的牆壁上有放置廚具或其他物品的高架(sduman)。 太魯閣族傳統家屋有室內葬的習俗,家人過世時﹐遺體埋葬在床下,表示永遠同在及保護家人。 [caption id="attachment_17038" align="aligncenter" width="422"]太魯閣族傳統家屋內部格局。2006 年攝於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圖片/陳秀珠) 太魯閣族傳統家屋內部格局。2006 年攝於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圖片/陳秀珠)[/caption]  

附註

  1. 自 2003 年起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今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除展示原初規劃之九大原住民族群外,第10~14族之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也都陸續完成其傳統聚落展示計畫,並邀請族人參與興建計畫。現今第15~16族之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也正進行其傳統建築之調查研究。此一系列的計畫除需調查研究「新正名」族群之居住文化外,亦提出其展示規劃設計、傳統家屋工法施作圖說、部落參與興建計畫等,以正確展示傳達各族群傳統文化之多面相。而「部落參與興建計畫」,其重點在以傳統技能傳承之精神,由部落耆老帶領年輕族人,就地指導傳統家屋的興建。但近年「新正名」的族群,對於自身的傳統建築樣式仍是模糊的,原因是這些「新正名」的族群原本歸納在「九族分類」之內,現今最之原住民傳統建築樣式文獻,就是千千岩助太郎先生出版之《台灣高砂族の住家》的實測案例,其重要樣本取自各族群代表性部落的建築。但當今細分出來的新正名族群,不見得皆能在此文獻中找到案例。因此需從其他文獻資料推敲、耆老訪談及專業經驗來重塑傳統家屋的樣貌。
  2. 鳥居龍藏原著,楊南郡譯註(1996)。《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頁 219-220。在此文獻中,鳥居龍藏稱其族群為「有黥蕃」、「東部泰雅族」。
  3. 日人為了防範太魯閣族東部族群的武力反抗,一再的對其部落加以遷徙,自民國三年起一直至民國二十六年止,太魯閣族東部族群的部落從深山遷往淺山,又從淺山遷到現今漢人、阿美族、平埔族群比鄰而居的平地。霧社事變後至民國二十六年間最後階段的遷徙更打破其原有部落的界線,在每一個新的移居地中,混住原屬數個甚至數十個不同部落的成員,把原來在山區家屋零散的太魯閣族群,變成一個個家屋櫛比鱗次的集居聚落(余光弘,1981,東賽德克群的組織部落)。
  4. 日語漢字「床」為地坪之意,「深床式」即指家屋室內的高程比外面地面低,亦稱深坑式、半穴居;又如「高床式」,即為中文所指杆欄式建築。若如達悟族家屋屋頂幾乎與地面同高,一般稱為地下屋。
  5. 以木頭堆積成牆,稱為「積木式牆」。
  6. 「扶壁」建於牆面外緣,以木做斜撐,為主牆增加穩定度,以防止其傾斜倒塌。
  7. 「豎穴居型態」意指往地下挖約 60 至 100 公分深之坑穴做為室內空間,與積木式牆同樣具備防禦外敵之功能。
  8. 瞭望台為太魯閣族部落基本設置,來自耆老記憶,文獻上稱之望樓。
  9. 「最高區位」為根據耆老口述,背後概念應為父親為守護一家最重要之人,此為「最高」之文化意涵。
 

參考文獻

  • 陳秀珠(2012)。〈太魯閣族傳統家屋調查研究與部落參與興建〉,第五屆臺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 金青山、陳秀珠(2006)。〈台灣原住民各族聚落及建築基本資料委託研究案靜態頁面文稿-太魯閣族篇〉。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關華山、陳秀珠(2005)。《太魯閣族傳統聚落設置展示計劃研究發展及規劃設計報告書》。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 鳥居龍藏原著,楊南郡譯註(1996)。〈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p219~220。
  • 千千岩助太郎(1960)。《台灣高砂族の住家》,〈アタヤル族の形式及び構造〉,p4~9。東京:丸善株会社。
  • 藤島亥治郎(1948)。《台湾の建築》。東京:彰國社。
  • 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2000)。《生蕃行腳》。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本文原標題為〈不可偷吃禁果、永遠與家人同在⋯⋯ 太魯閣族耆老記憶中的傳統住屋生活〉,本文原作者為陳秀珠,受「台灣樣 TaiwanCode」授權轉載。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