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同吃一鍋飯,找回「人」的緊密關係!——Min Bunun,東布青「成為人」的道路

同吃一鍋飯,找回「人」的緊密關係!——Min Bunun,東布青「成為人」的道路

by chengzine.taiwan

baning(爐灶)是家屋中的核心,也象徵著同為一家人的緊密連結 —— 同吃一鍋飯(tastu baning)的人透過每日的共食行為,反覆確認彼此的社會關係。 2014 年冬天,幾位返鄉的布農青年開始聚首,為了傳遞彼此心中失落許久的溫度,決定要讓 baning 的火重新升起,於是開始籌備正式組織,透過現代公民力量,延續屬於布農的路,找到布農的腳印。   「東布青」—— 全名為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希望突破布農族過去沒有屬於青年的階層,透過當代的青年組織重新連結過去的傳統,甚至跨越更多連結的可能。 東布青的成立彷彿是醞釀很久的佳釀,對於初期創建的夥伴們來說,我們不只一次討論關於布農青年如何投身部落文化事務的願景,也透過許多不同形式累積了知識實踐與文化行動的儲備能量,試圖藉由青年的活力與創意在看似「綁手綁腳的軀殼」當中成長出文化的新苗。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東布青的 logo —— baning(爐灶)是布農族傳統家屋中的核心,透過每日的共食行為,反覆確認家人彼此緊密的社會關係。(圖片來源/東布青)[/caption]   MinBunun,成為真正的人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我們的家到哪裡,我們的小米也會到哪裡。[/epq-quote]東布青正在做的事情有哪些?我們關注並整合臺東地區各個布農族部落正在發生的事情或是自主想作的事情,然後召集更多其他部落的人力一起投入,這樣的概念有點像傳統布農社會中的換工/輪工(kiudu「輪流幫忙工作」),我們在當代以不同的形式延續並實踐著。 首先我們要在各部落燃起 baning 的火,包括在初來部落(Sulai-iaz)、鸞山部落(Sazasa)與鹿鳴部落,跟在地青年共同打造青年空間,可能是一間 taluhan(傳統工寮),也可能是一間部落早餐店,也可能是小米復育園……,這些青年空間都作為認同集結的場所,透過人的活動實踐賦予更多意涵。 青年聚會有了場所,也是文化實踐的場域,就像老人家常常跟我們說的:「我們的家到哪裡,我們的小米也會到哪裡。」 這裡的小米,其實象徵布農文化的一切。因此我們開始復育小米的種植,也因為種植小米開始學習釀酒技術、學習製作小米相關的傳統美食以及飲食文化禁忌等。因為種植小米的土地,我們開始了解祖先的家屋位址與遷徙路徑。先從做部落地圖開始,透過社區參與式製圖的工作重建部落遷徙史,也記錄傳統的土地環境利用模式,並進一步進行傳統領域土地權利的探討。 接著我們想穿回自己的族服,那個曾經屬於自我認同的標誌,青年們開始拿起針線,以布農傳統繡法走針,一針一線繡製族服的過程,也跟著祖先的思維前行。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耆老常說「我們的家到哪裡,我們的小米也會到哪裡」—— 小米,正象徵布農文化的一切。(圖片來源/東布青)[/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想穿回族服,青年們開始拿起針線,以布農傳統繡法走針,一針一線繡製族服的過程,也跟著祖先的思維前行 —— 這正是 min Bunun(成為人)的過程。(圖片來源/東布青)[/caption]   回首 2015 年組織正式成立後,7 月率先在海端鄉初來部落舉辦第一期的「東布青學校」,11 月接續在延平鄉桃源部落(Pasikau)舉辦第一聲的「Palihansiap 布農學論壇」。無心插柳地,這兩項活動成為東布青每年的盛事: 東布青學校主要設定對象為大學以上的青年夥伴,在暑假期間的 5 至 7 天課程學習布農族文化。每年會選定一個部落為上課地點,並搭配該部落所關注的議題,像是 2015 年初來部落的人文生態知識傳承、2016 年紅葉部落(Dahdah)的小農產業觀光以及 2017 年新武部落(Samuluh)的高山協作產業等主題,盼能回應當代部落的發展現況。 Palihansiap 布農學論壇則是 1 天的論壇活動,palihansiap 在布農語裡是討論、商量或開會的意思,我們希望採用傳統社會中議事的制度,透過分享、討論的形式來建構布農族知識體系,邀請在地耆老、專家學者、地方文史工作者等針對不同議題提出想法,以論壇的形式促進知識的對話。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你們年輕人就像山羌,看得到但摸不到,所以很開心年輕人可以回來部落⋯⋯[/epq-quote]回顧上面所有的行動,才驚覺我們其實就是在做身為布農人應該做的事情,也正是 min(成為)Bunun 的過程。教育—東布青學校、文化—Palihansiap 布農學論壇、穿起自己的族服、唱自己族群的歌、回到祖先居住之地……,這些文化行動都圍繞著「minBunun」的路,同時也在文化的火苗上長出新的面貌與可能。 在修正、調整各行動的背後,也連結了不同的團體及認同,在不同的領域與期待中付出和成長,共同形塑了東布青在知識實踐與文化行動的成果與嘗試。   人回來了,火就會升起 「把人找回來」是東布青成立的宗旨。總是想起我們第一次舉辦東布青學校時,在開學典禮上長輩說:「你們年輕人就像山羌,看得到但摸不到,所以很開心年輕人可以回來部落,不管做什麼事情,部落就會覺得安心。」長輩們的企盼堅定我們留在部落的心念 —— 不過更重要的是,人回來了之後,要成為怎樣的人?要做哪些事情? 這是每一個東布青夥伴共同深耕學習的道路,我們必須把文化的火燃起。 (本文原標題為〈人回來了,火就會升起─東布青正在做的事〉,原刊於《Evoked承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把布農文化的火燃起,將是每位東布青夥伴共同深耕學習的道路。(圖片來源/東布青)[/caption]   關於作者 Salizan Istandaa Takihusungan(胡克緯),東布青成員,鹿鳴部落布農族人。 Langus Lavalian(邱夢蘋),東布青成員,霧鹿部落布農族人。   本專欄刊物介紹

  • 名稱:Evoked 承誌
  • 訂價:450 元,2 月 10 日前訂購優惠價 390 元。
  • 頁數:80 頁
  • 印量:300本
  • 預購單:https://lihi.cc/x5jar
  • 介紹:
《Evoked 承誌》於 2017 年正式成立,試圖釐清傳統文化於當代的困境,集結各領域中的行動者探討傳統於當下時代中存活的各種形式與可能性。‍‍‍‍ 本期將以「原住民紡織」為題,訪談了當代藝術家、原住民織女、工藝品牌、年輕行動者、博物館學者等不同角色,傾聽他們對於原住民紡織工藝的認知跟思考 —— 這段釐清問題、找尋答案的過程,正如搓製絲線、編織纏繞,而後延伸成形,點出現下常見的文化挪用、智慧財產權等問題,以及部落年輕一輩面對新形態資本經濟,掙扎著該如何保存、轉化,傳統技藝才能應用於當代社會中的現況。 [gallery columns="5" ids="16375,16380,16374,16377,16379,16378,16376,16382,16381"]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