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的醫病觀 關於醫療史中的臺灣史文字記載,充滿著外來移民者的觀點 —— 總不脫「蠻荒之島」的描述。成書於清領初期(1685 年左右),由蔣毓英所編輯的《臺灣府志》描述臺灣的氣候時如此記載:
「自府治至鳳山,氣候與臺邑等。鳳山以南至下淡水諸處,早夜東風盛發,及晡鬱熱,入夜寒涼,冷熱失宜。又水土多瘴,人民易染疾病。自府治直抵諸羅之半線,氣候亦與臺邑等。半線以北,山愈深,土愈燥,煙瘴愈厲,人民鮮至.雞籠地方,孤懸海口,地高風冽,冬春之際,時有霜雪.此南北之氣候不同也。」
這段文字描寫了清初漢人角度的臺灣風土:除了北至諸羅縣的半線(今彰化)經府治(今臺南市區)到鳳山一帶,氣候大致相等外,鳳山以南到屏東,半線以北都是水土多瘴,人民易染疾病之處。 如果換算成現在的行政區劃,清初漢人認為從彰化以北,高雄以南,幾乎都不適合「人」居,但是這樣的「人」很顯然是指漢人。因為在上述這些區域,住著許多平埔原住民,高山則住著高山原住民。 原住民居住多年的經驗,在某種程度上「克服」了漢人所謂的「瘴厲之氣」,那麼原住民是如何面對醫療問題呢? 根據學者研究,原住民醫療可粗分為超自然療法與自然療法兩大類。如太魯閣族人認為疾病發生源自祖靈作祟,慰藉祖靈以求得赦罪,成為必須舉行的醫療儀式;阿美族也是經由巫師對不明疾病提出合理的推論,要求患者需要遵守禁忌與規範。而透過傳統醫療儀式,也強化了族人與過世親屬的關係。 除了超自然因素外,原住民也認為有些病屬於自然現象,以適應環境的經驗法則,產生有效的自然療法。日本時代,日本學者研究並收錄原住民藥用植物即達約 300 種。如烏毛蕨被泰雅族、排灣族等用來治療頭痛、腹痛等,其成分含有綠原酸,可用於流感、婦女血崩。檳榔是原住民社會普遍的日常禮儀、祭祀用品,排灣族人用於治療眼疾,其科學成分則可抗真菌及病毒。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鄒族人生病多求助巫醫,以驅逐病魔的方式治療疾病。驅除病魔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手持藥草在病人頭上及患部盤旋,並念咒文祝禱驅離病痛。圖為日本時代學者森丑之助於 1907 年所攝。(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caption] 唐山醫過臺灣,清朝視醫療為社會救濟 漢人在 17 世紀陸續移入臺灣後,也帶來了漢人的傳統醫療。清代隨著漢移民的增加,臺灣漢醫人數大幅成長,也開始出現幾位醫學大家如胡焯猷、徐麟書等。除了傳統藥店跟漢醫外,個人也常自備藥丸丹散。清朝政府常將醫療視為社會救濟項目,1684 年即在當時臺灣三縣設置養濟院,收容貧病無依者。 1736 年在彰化設立的養濟院則專門收容癩病(痳瘋病,學名漢生病)患者。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時,設置官醫局及官藥局。漢醫在日本時代主要的發展是「漢方醫學科學化」,雖然當時臺灣合法漢醫逐年減少,仍有許多藥種商及青草藥店於民間盛行。 與原住民族醫療相同,臺灣漢人傳統醫療也有所謂民俗醫療(尤其是宗教儀式的醫療)。如清代一般人生病時的治療方式就有如《諸羅縣志》卷八風俗志漢俗篇的記載:「尚巫,疾病輒令禳之。又有非僧、非道,名客仔師;攜一撮米,往占病者,謂之米卦,稱說鬼神。鄉人為其所愚,倩貼符行法而禱於神;鼓角喧天,竟夜而罷。病未愈,費已三、五金矣.不特邪說惑人,亦糜財之一竇也。」
當時漢人生病很多是透過占卜、祈禱的方式進行處理,這牽涉到漢人的疾病觀。漢人認為病人的魂魄處於非常狀態,只要人的魂魄失散就會患病,因此需要神明介入,並透過收驚、祭改等儀式進行治療。儀式專家(如道士)會透過命名、賄賂、交換及壓制等等方式與鬼煞交涉;信徒則是以行動、言說及懺悔等方式配合改善。 醫病又醫靈的洋教士 在 19 世紀末開始,由於開放西方人到臺灣傳教,傳教士為了更容易傳教,也同時帶入西方醫療,形成「傳道醫療」的模式。當時許多傳教士認為,治療病痛是可以克服漢人對西方傳教偏見,及爭取好感的方法,不只是慈善也是效法基督的行為。長老教會如馬雅各等人在臺南的傳教,就是透過免費醫療服務吸引病人。然而,卻有謠言認為這些傳教士醫生施行邪術、挖取人心煉製藥物,許多傳教士因此陸續受到民眾攻擊。 這些反抗傳道醫療者有其政治、文化等背景。地方仕紳認為傳教士反對祭祖違反儒家規範,地方官員甚至相信謠言並非空穴來風;庶民認為改信者不參與廟會儀式,其他人需負擔更多費用。加上西醫偏好使用外科手術,但是在醫療前進行禮拜等儀式,反而使當地人誤以為傳教士是用神力或妖法治療。 不過這些傳道醫療宣教者,承襲普世基督教的宣教傳統,努力跨越族群、文化等鴻溝,表現超越國界的人道精神,認為醫療就是基督信仰及宣教本質的目的,也逐漸培養本地的醫療團隊,最後仍舊逐漸站穩腳步。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傳教士馬偕為民眾拔牙的情形。(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caption] 日本時代的公衛啟蒙 1895 年後由於甲午戰爭的結果,臺灣割讓給日本。在佔領臺灣的過程中,因無法適應臺灣的氣候風土,加以當時臺灣公共衛生條件不佳、戰爭產生的不同地區人群移動,使得傳染病在日軍中相當盛行。日本政府基於殖民統治的需要,遂將近代醫學及公衛體系逐漸移植到臺灣。 日本時代初期,最令日人害怕的就是鼠疫與瘧疾。1898 年起,醫師出身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為處理傳染病,整頓近代醫療系統、陸續發布環境衛生法規。鼠疫防治則透過警察主導、保甲制度協力的方式進行。 不過鼠疫檢疫的方式曾受到當時臺灣人的反彈。1898 年,大稻埕居民曾聯名上書臺灣總督,希望不要採取擾民的政策,認為日本醫生(西醫)擅長外科手術,至於鼠疫這類本土傳染病,應透過本土醫生的治療模式處理即可。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由於人口快速增長,醫療人力不足應付,使得 1930 年代疾病結構與死亡現象的改善出現瓶頸。[/epq-quote]至 1920 到 30 年代,殖民醫療體系則主要有幾個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細菌學為基礎的疾病分類與衛生管理,已逐步影響臺灣社會對疾病的看法與衛生標準。第二則是臺灣醫學教育已經頗具規模(1899 年成立總督府醫學校,1935 年成立臺北帝大醫學部),但是由於人口快速增長,醫療人力不足應付,使得 1930 年代疾病結構與死亡現象的改善出現瓶頸。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澎湖日軍公墓。由於 1895 年出兵澎湖的日本兵士登陸後,迅速感染傳染病,野戰醫院很快就爆滿,共有 1,257 名人員死亡。因死亡人數實在過多,公墓一穴往往合葬數人。(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caption] 日本時代,原先殖民者想在臺灣推行全面的公醫制度,雖然未能落實,但是私人執業醫師仍被總督府賦予相當的社會責任與政治期待,這些醫生有許多人將個人關懷對象從疾病醫療,推及到患者家庭乃至社會。 日本時代另一個特色就是政府透過各種動員,強力介入個人健康管理,主要有鴉片的矯治與癩病隔離等社會衛生措施。以癩病為例,1920 年代末,臺灣總督府決定施行癩病防治,主要與殖民主義、日本作為文明國家及教會醫療與之競爭有關。1930 年開辦樂生療養院,隔離癩病病人,透過衛生系統的全面動員,收容人數快速增加從 1931 年的百餘人到 1945 年時收容定額最高 700 人。直到日本統治結束,仍有許多人由於長期的隔離措施,導致無法回歸社會。 除了正規的醫療體系與漢人傳統的醫療方式外,由日本所引進的「寄藥包」模式,有時也透過漢方藥科學化的形式出現。寄藥包是指藥商將日常常備藥定期放在客戶家中,定期前往檢視補充及收費。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醫院或診所一方面價格昂貴,另方面有些偏僻地區診所並不普遍,因此一般病痛很大程度仰賴這類寄藥包,此種模式仍延伸到戰後。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日本時代台灣的醫學教育已頗具規模。圖為總督府醫學校學生上解剖課的情形。(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日本時代台灣的醫學教育已頗具規模。圖為總督府醫學校學生上細菌學的情形。(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caption] 戰後美援醫療,政策非台灣能決定 戰後臺灣衛生體制,除了延續日本時代的醫療體系外,由於美援的引進,出現了「美援醫療」(戰後到 1971 年)。當時國內政治雖然保守封閉,但在衛生上則是國際化的時期,例如當時曾大力推動防癆的公衛工作、兒童入學都需接受卡介苗注射等,即是透過國際組織的幫助。 除了如疫苗接種等一般補助外,主要是透過「大計畫」與「公衛示範」模式進行公衛環境的改善。以「大計畫」為例,如瘧疾撲滅計畫,是由農復會與衛生處、臺灣省瘧疾研究所、國際合作署、美援運用委員會等向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使用 DDT 噴灑撲滅。先成立示範區防治,第二年高流行區域噴灑,逐漸擴及到各地。配合噴藥也採樣找尋帶原者,最後由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為根除瘧疾國家。不過這類模式可能也有問題,如 DDT 事後被認為對環境及人體有所影響,但在當時卻是防治病媒蚊的利器。 此時期的臺灣,在經濟或技術上都需依靠國際組織,政策非一國決定,經濟與醫療關係也要考量。而且,當時的衛生計畫,都是官方強力推行,人民被排除在決策之外,只是被推行的對象。 由下而上的醫療改革 晚近 20 年來,隨著臺灣民主化的腳步,公部門開始有許多改革,如成立疾病管制局、國民健康局、署立醫院策略聯盟,到現在成立衛生福利部等。值得注意的是非政府組織(NGO)的影響力也開始大增,如董氏基金會、醫療改革基金會等。此外,開始有「公衛教育在社大」的推行,強調由下而上解放公衛知識,透過對話,使民眾產生對公共衛生的自覺,形成力量改造公衛體系。 綜觀臺灣近 400 年來的醫療史,由原住民與漢人植根於其社會文化價值觀的傳統醫療,歷經西方傳道醫療的引進,以及日本時代以降的政府、國際政治力量強力推行的醫療教育與公共衛生體系,強調由上而下的醫療方式,直到現在由公民本身自覺,形成醫療改革的力量,可以發現臺灣的醫療史並非是線性的發展,而是處於交雜共存的狀態。 現代人看病多會優先選擇正規醫療體系(西醫為主,當然也包含改革後的中醫),但也有許多人仍同時尋求傳統醫療的慰藉,「傳統」與「現代」醫療的分界在現代的臺灣並非一刀兩斷。 (本文原標題為《「傳統」與「現代」並存的臺灣四百年醫療史》,原刊於《udn讀書人》,原作者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陳怡宏。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34"] 1923 年所繪的「傳染病與風土病發生圖」,標示新竹州(今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瘧疾、白喉、流行性腦炎等疾病的發生地區。(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caption]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是一座位於臺南、有「臺灣」也有「歷史」的博物館,「臺史博」是我們的簡稱,為了守護臺灣共同的歷史文化與記憶,2011 年開館至今,已蒐藏了 10 萬多件藏品。臺史博的展覽以多元角度及跨族群視野,講述人與土地的故事,鼓勵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國外訪客,來臺史博發現臺灣、發現自己。- 官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