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在會議上,將國內案例與美加紐澳及挪威等國相較,認為「臺灣在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作為,放到國際上,並不遜色」,並進一步宣布往後每年 8 月 1 日原住民族日,「不只是臺灣人紀念原住民族正名的日子,更是我們和國際經驗接軌的日子」,期待擴大與各國原住民族的交流,也分享彼此推動歷史正義和轉型正義工作的經驗。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Credit: 原民會新聞稿[/caption] 原民日全國原民行政會議,《語發法》成果為重點 配合今(2017)年公布實施的《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下稱「語發法」),本次會議主題也定調為「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新紀元」。會議主持由泰雅語與中文雙語進行,並採用各族語言呈現會場指標、座位與會議手冊。在屏東縣來義鄉鄉立幼兒園的小朋友完成開場的歌謠表演之後,由原民會主委夷將首先致詞,表示《語發法》讓每一族的語言都具有「國家語言」的地位,「原民會也將補助 15 個鄉(區)公所試辦,各類公文書(函、開會通知單、公告等)轉譯為原住民族語言公文;到目前為止,已經有 10 個鄉公所開始採用族語書寫公文書」,而今年 6 月自臺東縣海端鄉公所及花蓮縣光復鄉公所發出的第一份族語公文,顯示出「我國行政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 蔡英文在會議上也花了許多時間,說明多元族群與多元語言的重要性,「從現在開始,族語保母獎勵計畫、以及沉浸式族語幼兒園計畫,都會有充足經費繼續推動」,「國小、國中、高中階段的族語老師,都會成為專職的教員。大學也會開設更多族語課程,培養語言專業的人才」。 事實上,原住民族語言政策的推動是蔡政府所有承諾之中,得到所有原民立委最一致的支持,受到的阻礙也是最小的;此次被挑選為宣傳成果重點,卻可能讓人忽略過去一年來蔡政府原民政策執行背後,傳統領域排除私有地以及政院版「平埔原住民」身分認定方案的各種爭議。 林萬億憶起噶哈巫八旬阿嬤,未回應平埔政策爭議 行政院由林萬億政務委員代表林全院長出席報告,首先也是強調《原基法》子法推動會在多年來停擺後,目前已經開過三次,以及歷經 12 年好不容易等到《語發法》的三讀通過。但緊接著報告平埔族群正名成果上,林萬億並沒有正面回覆「平埔原住民」的增列,將造成平埔族群因另外劃分而被歧視、不受到憲法保障等問題。 林萬億提及 10 年前拜訪埔里四庄的噶哈巫族時,一位 80 幾歲阿嬤很感動地告訴他說「很久以來沒有政府跟她面對面對話」,也提到現在噶哈巫族只有三位會講族語,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傳承語言。今年林萬億到各地與平埔族群的鄉親溝通如何解決《原住民身份法》的問題時,問起阿嬤還健在嗎,才得知她已往生了,並說道所以現在要加快腳步實現(平埔正名)。 但針對族人質疑林為何不打破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的劃分,反而另增「平埔原住民」分類時,林萬億僅表示此要求很崇高,也是很多人期待的目標,卻未正面回答此質疑。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針對族人質疑林為何不打破山原與平原的劃分,林萬億表示此要求很崇高。(Credit: 總統府/CC BY 2.0)[/caption] 《劃設辦法》為「依法行政」,將再與各界溝通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林萬億這段含糊的表態,卻再次把問題拋向原住民,並同時暗示著公部門與非原民長期以來欠缺積極溝通的問題⋯⋯[/epq-quote]林萬億強調傳統領域劃設的推動工作是「依法行政」,《原基法》21 條授權原民會訂定《劃設辦法》,認為現在是傳統領域、原住民族土地與諮商同意被混淆的問題。他認知蔡英文在原轉會的確提到傳統領域是自然主權,應不分公私,只是「到底要修《原基法》21 條,還是要盡快推動《土海法》的制定,或者要來處理《劃設辦法》」, 要努力再和各界溝通,讓大家可以相互理解、接納。 然而,林萬億這段含糊的表態,卻再次把問題拋向原住民,並同時暗示著公部門與非原民長期以來欠缺積極溝通的問題,因此導致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內涵,不僅被許多人誤解成私有財產權的概念,也被低估視為一般的公共議題,更無法認知到原住民與漢人透過土地的「和解」,才有助於轉型正義真正實現。 達悟族豎反核旗,要求政府提出核廢遷場具體時間表 另外,達悟族人今日上午也在蘭嶼貯存場、龍頭岩及龍門碼頭等地竪起反核旗幟,向政府鄭重申明「在核廢未遷出蘭嶼之前,我們拒絕接受道歉!」,蘭嶼青年行動聯盟要求政府應提出明確的遷場時間表,並進行遷出核廢的具體行動。 他們指出,目前「核廢真相調查」與「核廢料遷場」其實是兩個獨立事件,但政府卻企圖以前者(真相調查)來轉移焦點,「一再迴避處理、面對達悟族人的真正訴求」。儘管《Mata Taiwan》今年 5 月訪問總統府負責原民事務的幕僚時,對方曾提到去年總統道歉只提到要「調查核廢料貯存在蘭嶼的決策過程」,並沒有承諾到立即遷出,「因為我們也很清楚遷出涉及的複雜因素,須擬定中長期的方案」。 蘭嶼青年行動聯盟也批評政府與台電一再漠視達悟族人的知情同意權,「今年 4 月 12 日及 7 月 19日台電在未經島上族人同意下二度載運重裝容器進蘭嶼;早在 3 月 24 日核廢料儲存場在沒有資訊公開、無嚴謹防護的作業下,竟將場區內大型廢鐵料及相關器物報廢運輸工程,企圖由民生所用之開元港口轉運出去」。在核廢料貯存真相列為蔡英文八大承諾的當下,顯得格外諷刺。 總言之,今日「106 年度全國原住民族行政會議」,儼然成為《語發法》通過的成果發表大會。蔡英文八大承諾如今雖然每一項都有進度,但仍被多次詬病政策溝通不足,不僅族人對執行成效無感,也未曾使更多一般大眾從中瞭解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內涵與重要性。 而更嚴重的問題還是,部分政策如《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及平埔族群的身份認定,在政府違背族人期待的強行處理下,恐讓轉型正義的推動,從起步就大打折扣了。 「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推動報告」八大承諾推動成果以及過去一年來的相關爭議,可詳見下表: [table id=6 /] 延伸閱讀
- 語發法過三讀/以後「國語」可不止北京話了,今起原住民族語言確立為國家語言!
- 行政院將正名平埔!但你知道為何是「平埔原住民」而非「平地原住民」嗎?
- 你會因為不滿環評就說你家不屬於台灣嗎?──清點原民土地劃設辦法的五大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