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世紀 70 年代,西班牙在呂宋島馬尼拉建立據點後,西班牙人鑄造里爾銀幣作為在東亞使用的通貨。當時從西班牙的殖民地,至南亞各地的西班牙、葡萄牙人的通商地域,都流通這種貨幣,成為當時東亞主要的國際貨幣。臺灣自然也有流通,到清代也一直延續使用。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1646 年 Issac Commelin 編寫出版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書中,介紹當時(17 世紀)亞洲地區流通的貨幣。(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caption] 看不懂外文,閩南人以圖案辨洋錢 不過當時的閩南人怎麼稱呼里爾呢?他們是直接將里爾此外來語轉化稱呼為「鐳」。清代《廈門志》也寫道:「又有紅銅鑄者,中肖雌虎,名曰鐳,以當錢文之用」。現在新加坡的福建人稱呼錢就叫「鐳仔」。 對於外國來的「洋錢」,民間看不懂幣面上的洋文,常用幣面上圖案來稱呼「洋錢」。例如西班牙銀元除稱為「鐳」之外,18 世紀之後鑄造的銀幣上,幣面印刻國王像,看起來像佛頭,被臺灣人稱呼為「佛銀」、「佛頭銀」、「佛面銀」、「佛首銀」等。 除了「佛銀」外,還有「雙柱」。所謂「雙柱」是指西班牙銀元的幣面印刻有二根柱子,故俗稱「雙柱」;而外國銀幣上常在錢輪邊緣有麥穗花紋,故也被稱為「花邊銀」。此外,荷蘭人所鑄的銀幣因幣面上有騎馬持劍圖,故稱「馬劍」,出現有劍的圖案的錢幣,就被稱為「劍銀」。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圖左:西班牙卡洛斯四世(Carlos IV,1788-1808年)時期製作的 8 里爾銀幣,也就是漢人說的「佛銀」/圖右:西班牙 1 里爾銀幣(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西班牙銀元上的「雙柱」圖案。(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caption] 官銀老百姓不愛用,普遍流通「番銀」 外國來的「番銀」,普遍在臺灣民間流通。官方所鑄稱的「紋銀」,反而不受百姓愛用,通常只在文武官衙內使用。清代臺灣有一種官方鑄造的紋銀「壽星銀餅」,民間又稱為「老公仔銀」。 關於「老公仔銀」的鑄造,連橫在《臺灣通史》指出,咸豐 3 年(1853)「林恭之變」時,臺灣官府鑄了 3 種官銀,壽星銀餅是其中之一。 當時官員似乎參考了外國番銀的作法,在幣面上印刻圖案,差別在於將其改為中國傳統紋樣,因此便以圖案來稱呼 3 種紋銀:「壽星、花籃、劍秤」。其中,壽星圖樣較為常見,幣面上印刻「道光年鑄」、「足紋銀餅」等字,這樣看來,連橫所稱咸豐 3 年「林恭之變」時鑄造的說法可能有誤,觀諸文獻,應該是在道光 12 年(1832 年)「張丙之亂」時鑄造的。 漢人使用銀幣時,習慣以重量計算幣值,所以漢人使用外國銀幣交易時,也是透過秤重決定其價值。一個 8 里爾銀元大約重 27 餘克,一兩約重 37 餘克,折算下來大概是 8 里爾銀元折 7 錢 2 分(紋銀一兩),這就是 8 里爾被當時人稱「七二銀」的原因。上述官鑄的壽星銀餅,幣面寫著「庫平柒貳」,表示此幣重量 7 錢 2 分,也被稱為「七二銀」。 防止物價波動,恆春曾公告禁用私錢 外國來的「番銀」,主要使用在民間的大筆交易如不動產買賣當中,但日常生活的小額買賣,主要用銅錢,而且也需要有輔幣,方能找零。所以銅幣被稱為「零星」(lân-san)、「零星錢」(lân-san-tsînn),客家話也說「銀角斯係零星錢」。客家與閩南話裡的「銀角仔」(客語:ngiunˇ gokˋ eˇ,閩南語:gîn-kak-á)指的都是銅錢,有趣的是民間以「銀角」來稱呼「銅錢」。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永曆通寶。(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caption] 臺灣民間通用的銅錢,以清代歷代鑄造的「通寶」為主,也仍使用清代以前宋元明的銅錢、鄭氏集團所鑄的永曆通寶,以及日本與安南的銅錢等等。這麼多「通寶錢」中,民間認為日本的「寬永通寶」最為精緻,是當中價值最高的。官鑄的「通寶錢」也稱為「制錢」,然而民間卻有很多種私鑄的「私錢」流通,因不若官鑄制錢精細,又稱「歹錢」,官鑄的則是「好錢」。 清代臺灣民間「私錢」常與「制錢」混合使用。當時人就觀察說「百姓其買蔬菜,皆用私錢以與農夫,而農夫則將私錢向街路買物品」,也就是說使用「私錢」是很普遍的。 臺灣地方官員對私錢的流通,也頗在意。恆春縣署就曾為了私錢的在恆春流通,導致物價昂貴,公告禁用私錢,規定「自示之後,一切買賣統用制錢」,「倘敢攙和小錢,或自他處潛運到恆,希圖取利,一經查出,定即嚴拏究辦」。通常 1 個外國銀元可換制錢並無固定,折率雖常有波動,換到 700 至 800 文應無問題,而私錢價值較制錢低,利率好時,用銀元可換到 1,500 文之多的私錢。 錢幣不止交易,更是原住民身份象徵 談了漢人,那歷史上臺灣原住民怎麼使用錢幣呢? 16 中葉世紀以後,臺灣原住民開始頻繁與外界接觸貿易。一些原住民改變原本以物易物或珠貝交易的方式,開始使用銀幣、銅錢等貨幣來交易。 17 世紀一位來臺的西班牙傳教士觀察到,原本淡水原住民的婚禮習俗是男方需給女方陶甕、酒、布料及瑪瑙等物品為代價,但女方卻將原物退還,因為他們希望男方以「批索」(peso,8 里爾等於 1 批索)來支付同樣的價值。 不過我們也不能說原住民希望拿到貨幣,就是真的拿來當「錢」使用。這些外國貨幣可能因罕見,被原住民視為一種貴重金屬,成為表彰身份地位的象徵。一些原住民就把外來錢幣做為身體的裝飾物,與珠串等飾品融合使用,例如 19 世紀外國人觀察到,臺南地區的西拉雅人會將外國銀做成項鍊,這是相當普遍的使用方式。 蘭嶼的達悟族人則是將外來的銀幣重新鎔鑄打製成銀製品,成為貴重的飾物。當外來物品放到原住民部落社會裡,常被原住民以自身觀點作詮釋,成為具有多重文化意義的物件(entangled objects)。 另外,從中部平埔族群的飾品上,也可發現以荷蘭錢幣做裝飾的例子。細看這些荷蘭銀幣上的人像,作工頗為粗糙,模仿的外文也顯得四不像,明顯是假錢。如果純粹只由商業錢幣的觀念來看,會覺得原住民受騙了,交易到偽幣。先不論是否真的受騙,但外來金屬在這裡或許僅是作為身體飾物之一,回到原住民自身的文化脈絡裡看,真假可能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51"] 蘭嶼達悟族女性長者參加祭儀盛裝時配戴之大型胸飾,以瑪瑙珠、玻璃珠、貝板等串製而成之大串項鍊,下方垂墜一圓形銀片,左右兩側則各垂墜一圓形與斧形銀片。銀片推測為早期與西方航海者交易或由沈船中取得之西班牙銀幣重新鎔鑄而成。(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caption] 驅邪化煞保平安 錢幣從來不止一體兩面 其實漢人也不是只把錢當錢用。漢人習俗裡將古銅幣編結在鐵棒上製作而成「錢劍」,放在家宅內,用以驅邪化煞、保平安。 由於「通寶錢」被認為是歷代帝王所鑄錢幣,且有悠久的使用與流通歷史,因此被民間認為具有極強招財力量,特別是清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這五位皇帝因為是清代盛世,他們在位時所鑄的銅幣,被視為「五帝錢」,能量極強。 當中用康熙通寶製作成的「錢劍」被認為特別有效,除了康熙皇帝本人長壽外,康熙二字也意味良好的健康。錢幣也被漢人轉化,賦予其趨吉避凶的文化意涵。 人的運氣決定有關,一般人都知道「錢仙遊戲」不能隨便玩,因請神容易送神難。我們有時也為了一件事拿捏不定,最後以錢幣的二面來決定做或不做、正或反、A 或 B。我們也常聽說事物都有一體二面,但事情真的只會有二面嗎?真實的社會實情常不會只二面或二種抉擇,就像錢幣雖一體二面,但實際上被人所使用時,伴隨人們各種各樣趨吉避凶的想法,以多重的面貌出現。 (本文原標題為〈臺灣錢的歷史——原來17世紀臺灣早就用錢與國際接軌〉,原刊載於《聯合新聞網》,獲原作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授權轉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穿戴銀飾品及銀盔的蘭嶼達悟族人。(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caption]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石文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是一座位於臺南、有「臺灣」也有「歷史」的博物館,「臺史博」是我們的簡稱,為了守護臺灣共同的歷史文化與記憶,2011 年開館至今,已蒐藏了 10 萬多件藏品。臺史博的展覽以多元角度及跨族群視野,講述人與土地的故事,鼓勵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國外訪客,來臺史博發現臺灣、發現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