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就算在城市掙扎,也不讓孩子忘記部落的長相——那些剛來到都市的原住民媽媽

就算在城市掙扎,也不讓孩子忘記部落的長相——那些剛來到都市的原住民媽媽

by vanessa_lai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壓力。 1970 年代以後,許多原住民父母來到都會區尋找工作機會,由於教育程度較低,往往從事的是低職位與低收入的耗體力的工作,也不時會受到產業結構變遷、工廠外移的影響,被外籍移工取代。而這些父母因為工作忙碌,回到家中更需要休息與睡眠,就算想關心孩子的課業與生活,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父母面對家庭的經濟壓力,導致對孩子疏於照顧,也容易因為日常瑣事感到緊張、煩躁,或是長年外出超時工作的父母、隔代教養與單親家庭,讓孩子被貼上的「失敗」、「不用功」或「人格缺陷」等偏差的標籤,有意無意地把原因歸咎於先天的智商高低,或是學習動機不足 —— 而沒有見看到的是,背後也在適應新生活的都市原住民父母們,為何難以落實親子教育   〈都市原住民母親的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以排灣族家庭為例〉 這篇研究,以居住在大台北地區的排灣族的都市原住民母親,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她們多半屬於小康與務農的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夠認真求學,要有一技之長,以脫離基層勞工的社會地位。研究主要探討這些母親日常生活的主要壓力來源,在親職教育上面臨哪些困境。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也可能自卑,是一種沒信心,我會比較安靜,不愛跟人講話,怕說錯什麼。」[/epq-quote]「本身為原住民,剛來台北工作,有些不敢出去,會怕被欺負、怕被騙,我國小畢業上來桃園,又到中壢,最後到這裡有 10 多年,我不敢出去很怕,學歷低,工作不好找,都是在工廠做作業員比較多,也可能自卑,是一種沒信心,我會比較安靜,不愛跟人講話,怕說錯什麼。」 原住民母親即便在都市已經生活過好幾年,幾乎還是可以清楚地回想起早期進入都市的尷尬、害怕異樣眼光的窘境,學歷較高的母親,會希望靠自身能力努力工作,並在家裡積極教導孩子,或是為孩子安排補習班、課外活動,透過證明價值力抗外界的刻板印象。而學歷較低的母親,相較之下對於孩子的教育期待不高,因為要承受家計的壓力,已無心照料孩子的課業或身心發展。 但無論是學經歷高低的母親,在留意到孩子在學校遭受排擠、嘲笑或污辱的時候,都會在內心產生親職的壓力,或潛在的自卑與無力感,自責沒有做好母親的角色。當負擔過重的都市原住民母親,因為身心俱疲,會容易懷疑自己是不是患有憂鬱症或躁鬱症。   在母親節這天,或許是一個契機看見都市原住民母親的處境,雖然與一般漢人家庭的母親相比,看似都存在對於子女課業、教養或健康因素的擔憂,但社會仍存在對於原住民的「污名」,是讓都市原住民母親尤其心煩的問題,在無法給出實質建議時,會教孩子不要去招惹,或消極的迴避方式。   值得關注的是,在研究裡受訪的母親,大多數對於自身族群的文化是非常認同,因此會選擇在家使用族語與孩子交談,遇到祭典或是教會的活動,也會帶著孩子一起參與,因為她們也擔憂孩子在都市化的過程中,逐漸漢化而忘記自己的原鄉。 這些母親堅定地相信可以把排灣族文化傳承給孩子,在適應都會生活裡奮力掙扎過,不放棄任何合適的嘗試機會,偶爾不得不作出妥協,但在努力工作之餘,會逐漸地關心,並改善與孩子互動的關係。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Credit: 婀麼 惹墨日曼 / CC BY-NC-ND 2.0[/caption]   參考資料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