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文長但值得細讀。 美國北達科他州去(2016)年春天延燒至冬天的輸油管事件,走過性命抗爭、生態衝擊、部落文化保存、新聞工作者採訪遭阻撓等沸沸揚揚後,各種爭議在 12 月 4 日政府的承諾中暫歇。 抗爭背後,原來這片 Standing Rock 蘇族(Sioux)部落的土地,曾有一段原住民關於自殺、扶持與成長的故事。 達科他輸油管以外:部落高自殺率讓青年重新團結 [caption id="" align="alignright" width="350"] 北達科他州輸油管事件受關注的同時,Standing Rock 部落裡有群年紀不到 25 歲的年輕人也正腸思枯竭,設法讓部落重新團結起來。(Credit: Alane Golden / CC NC-ND 2.0)[/caption] 那曾是一個年輕人自殺頻傳的部落,頻繁到族人描述時已省略「自殺」或「試著自殺」等說法,直接簡稱「嘗試」或「完成了」。「30 個河邊的小孩試過了,8 個完成了。」報導中一位族人和記者描述。當地青少年尋短的傾向是全美平均值 1.5 倍。 族人面臨的是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的割離,是真實生活感與虛擬世界的割裂。「臉書上,一切看來都很美好,但現實生活其實正在發生什麼事呢?」一位族人說:「你忙著在網路上和另一人聊天時,部落裡可能有人正被霸凌。」 一如我們,大部分美國民眾之所以注意到北達科他州輸油管事件,是帶著生態、社會議論的情懷,投以關注和響應其抗爭運動。卻不曉得,於此同時,在 Standing Rock 部落裡,有群年紀不到 25 歲的年輕人也另外帶著一份對家園的擔憂,正腸思枯竭:如何找回人與人之間傳統的連結、停止無預警聽見親朋好友自殺的輪迴、設法讓部落重新團結起來。 爭取認同,一場部落內部的社運進行式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不只要原諒『白人』,也要原諒打過你的父母親。[/epq-quote]然而在長幼尊卑的部落傳統裡,由年輕人主導任何行動都太過激進了。 部落外有壓力、部落內也有長輩不理解的抗力。他們設法另起爐灶、尋求資源、開闢營地,在小小的天地裡創建起純淨儀式,幫彼此戒酒戒毒、陪伴著分享各種心事、撫平衝突後的心靈創傷、釐清生存於現實社會裡的下一步動力。 神奇地,這樣精神性的小社會生活,和國家正運行的興建案交織在一起。 一位族人、長跑者,某天夜裡被口渴的女兒喚醒,才察覺,水汙染將使她們找不到乾淨的水。她與夥伴提議一場 800 公里的長跑,用親自遞信的方式,請政府務必別讓輸油管穿越河流。 這樣的聲音意外獲得廣大社會迴響。但年輕人沒有就此休息,他們想繼續爭取部落內長輩的認同,想藉由這機會把所有蘇族的年輕人更團結在一起。「Standing Rock 給年輕人的,是他們活在這世界上一直缺乏的『目的性』。某個角度來說,比起以反輸油管為名的社會運動,這段過程給了他們一個更大的鼓舞:一群失落在這世界各角落的人,依然能找到歸屬。」 半年後,耀眼陽光下一場初秋的部落儀式中,過往一向抵制年輕人作為的部落長老們,終於表示認同,將一根 chanupa(類似菸斗的長管,極為神聖的信物。象徵人類社會與大自然的鏈結、在世的人與祖靈的牽繫)交給他們。 長輩稱年輕人為勇士、保衛者,肯定他們承繼了先知所預言的責任。 終於,年輕人也更有勇氣面對引發莫多自殺的焦慮來由,一路檢討至父執輩在部落生活中面臨傳統與現代文化的衝擊,以及族人長年來遭遇文明社會、白人主流思維的壓迫及不適應。在種種被迫改變或失去的焦慮裡,以教育為最不得已。 報導中,年輕人提及自己的祖父母輩在 1940、50 年代,如何在鞭打下被迫學習使用英文。延伸至今日,是代代相傳、逐漸累積的痛苦。「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再繼承這種焦慮」,一個族人說,除了理論,還有個更深的實際意義:「不只要原諒『白人』,也要原諒打過你的父母親。」 Standing Rock 的營區仍持續受到警察騷擾。年輕人面臨衝突,也試著以德報怨,小心維護警民關係。網路上有些送吃送喝給警察的影片,讓內部有些族人發怒,認為怎能捨棄抗爭、走溫和路線;但有些族人認為,和平的方式才走得長久。 川普上任,族人終將再集結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Standing Rock 給年輕人的,是他們活在這世界上一直缺乏的『目的性』。某個角度來說,比起以反輸油管為名的社會運動,這段過程給了他們一個更大的鼓舞……[/epq-quote]12月4日,政府承諾讓輸油管另闢道路。族人感動得在雪地裡慶祝。 團結半年多的生活,在抗爭成功後,也代表了許多族人將邁向人生下一階段。有些人卻也承受不了終須一別、不捨「家人」各奔西東。部落又開始脆弱了起來,有些自殺傾向又傳開了來…。 直到川普上任、疑似將重啟輸油管案,最近他們又集結了起來。 許多人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應該持續下去,不因輸油管案的任何結果而中止。一位年輕人回顧了許多夥伴間相互安慰的動人場景,描述:「許多原本沒機會交流的人,因為這些機緣而產生連結。」 他停頓了一會:「而我的兄弟,到今天依然活著。」 以上只是節錄。這像個未完的故事,紀錄一段曾經存在過半年的情感。這些惺惺相惜,讓我想起許多事: 想起某個風災後自己待過的部落;想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有時如何比井然有序的法治還見效;想起部落裡的孩子總是比都市小孩來得早熟有肩膀;想起缺乏親族支撐的年輕人如何照顧年輕人;想起父母親打架時會哭著快跑去找警察哥哥(也是部落大哥哥)的孩子;想起第一次驚訝於合作社制度需要多緊密的人際互動方能仰賴傳統的信任基礎;想起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了卻仍努力提攜弟弟妹妹的那份用心。 也想起知識分子的編輯台總是如何失敗地詮釋部落:想起每一次的翻桌;想起多少悲情化的書寫關懷其實奠基在驕傲而狹隘的憐憫之上;想起沒有多少人願意真正進入這樣的世界踏踏實實地一起生活;想起永遠只欲站在熱門議題的浪尖收割成果而非走入應被關注卻無人關注的角落;想起挑選部落代表性人物戴以光環的書寫是如何忽視了團體一起共體時艱的成果;想起反覆報導已成功的案例卻沒人真心參與進行式者一點一滴失敗過程的辛苦步伐;想起並不誠實地再次為部落貼上錯誤標籤的一切;也想起其餘能讓自己敬佩與感動的少許。 (本文原刊載於廖芸婕臉書,獲原作者廖芸婕授權轉載。非經允許,不得轉載。)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隨著川普上任,Standing Rock 的族人終將再集結起來。(Credit: Dark Sevier / CC BY-NC 2.0)[/caption]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廖芸婕,跨國自由記者。政大新聞系畢、政大登山運動代表隊嚮導暨隊長。曾任《蘋果日報》記者、共同創辦《報導者》。致力連結國際、台灣議題,特重文字與影像蹲點紀實,尤關注衝突、邊緣人、言論不自由、話語權角力,及對家園的想像。 足跡 30 多國,著《獨行在邊境》。報導作品如《我們掙扎,築起家園》、《遙遠人聲》等獲曾虛白新聞暨台達獎、李政育新聞獎、中央社新聞獎、4A創意獎,入圍卓越新聞獎。共同編劇作品入選坎城影展、紐約威廉斯堡等國際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