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與其說原住民族沒有文字,我寧說他們是還相信神話的民族──寫在2016 Pulima藝術節之前⎪吳思鋒

與其說原住民族沒有文字,我寧說他們是還相信神話的民族──寫在2016 Pulima藝術節之前⎪吳思鋒

by allen34

那麼,換個說法:現代人在生活中,還需要深刻地認識自己嗎?而神話與現代、當代,與自我認識、自我超越,又有什麼關係?   原住民族,仍相信神話的民族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比起形容原住民族是沒有文字的民族,我倒寧願說,原住民族是還擁有神話,相信神話的民族。[/epq-quote]神話學大師坎伯會說,每個人尋找內在英雄的過程,就是回返神話、回返「我」的深處的行為;心理學大師榮格會說,探索神話會幫助我們發現意識之下豐富的心靈世界,那裡寶藏豐富,只是我們未曾挖掘。 因此,比起形容原住民族是沒有文字的民族,我倒寧願說,原住民族是還擁有神話,相信神話的民族。 從這一點來看今(2016)年 Pulima 藝術節登場的三檔展演,我們會發現,神話不但沒有被時代淘汰,反而持續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與途徑發生作用,而傳統也因為藝術的想像力,一再翻新價值,創造時代的新潮。 無論是毛利當代舞團「文身 MOKO」從毛利人畫在臉上、身上的圖騰發想,喚醒舞者的身體動能,展開一則「我是誰?我能做什麼?」的舞蹈書寫;屏東三地門的蒂摩爾古薪舞集與紐西蘭黑色優雅舞團聯合製作,雙方舞者共同參與的《在一起 2 Gather》,試圖結合嘻哈、毛利人與太平洋島民的原住民舞蹈,混搭一種新肢體語彙;抑或冉而山劇場「結合神話傳說與行為藝術的肢體劇場」《Mayaw Kakalawan 星星 ── 颯旮啦旦老 Sakala-tamdaw》,都以各自的方式維繫著原住民的神話思維。   從大劇院回到部落的原舞者 以台灣現代劇場為中心回顧,時序上首推 90 年代成軍的原舞者,他們在原住民長期處於殖民體制、都市化的被支配地位,文化不得不一再經受斷裂的狀況下,親身跋涉到各部落,向耆老學習瀕臨消失危機的樂舞,記錄整理,然後經過舞台的轉化,登上大劇院舞台,賣力地唱,賣力地跳,為的就是宣告「文化未曾消失」;賽夏族 paSta’ay(矮靈祭)等等,經由原舞者與各部落的共同協力,陸續重現,回歸島嶼歷史之中(編按1)。 那是個人人渴望重新與土地連結,也是原住民還被稱為山胞,無法在身分證上使用族名的年代,原舞者所做的不僅是樂舞的再現,更是人文的修復。 阿道就是在那個原住民運動方興未艾的的時期,投入以樂舞復振文化的原舞者。在花東,許多曾經或仍持續的劇團與他有關,例如阿桑劇團、都蘭山劇團等,對許多原住民文化工作者來說,阿道一直以啟蒙者、精神導師的身分存在,雖然阿道並不以此自居。跨入原住民展演 20 年後,阿道回到太巴塱部落,與妻子阿緹蓉(做為畫家的名字)創立冉而山劇場。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88"] 冉而山的表演者不為了扮演而存在,而是敞開真實的自己,邁向成而為人的道路 ── 而這正是行為藝術的本質。(圖片/冉而山劇場)[/caption]   冉而山,經由神話反芻最真實的自我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在冉而山的演出裡,台上的表演者不為了扮演而存在,而是敞開真實的自己,邁向成而為人的道路[/epq-quote]冉而山的來由是 Cilangasan,奇冉而山,這是太巴塱部落阿美族的聖山;在大洪水的神話中,族人便是爬上這座山,才躲過一劫。這座山,也是冉而山在創團的 2012 年與今年舉辦「成人劇場表演藝術研習營」,必定會請獵人引領所有團員、學員登爬的山。 冉而山的創作量不多,今年 Pulima 才要推出第三部新作。在冉而山的演出裡,台上的表演者不為了扮演而存在,而是敞開真實的自己(這正是行為藝術的本質),邁向成而為人的道路;每一次籌備新作的過程都耗費很長、很慢的時間,徒步走山,聆聽耆老講古,然後各自沉澱語言、身體的記憶與經驗,反芻出新的作品。 神話「兩兄弟的故事」是這一次的核心主題,大概講述有一對兄弟因為水十分混濁而未能取水,父親要他們取下把水弄濁的人的首級,兄弟聽命行事,沒想到最後取下的卻是父親的首級。至今,這則太巴塱阿美族的神話衍生了許多不同的詮釋,冉而山如何演繹?

[AdSense-A]
  蒂摩爾,向神話學習奔放又內斂的傳統 相較於冉而山原漢混雜的人員組成,來自屏東三地門的蒂摩爾古薪舞集自我定位為「首支排灣族現代舞團」,年輕的團長路之.瑪迪霖與藝術總監巴魯.瑪迪霖這一對姊弟都受嚴謹的現代舞洗禮;在路之的創團故事版本,她成功誘拐本來不願離開城市的巴魯回到部落,她們慢慢沉靜下來,重新向部落學習。 在蒂摩爾歷來的舞作中,他們擷取排灣族文化、神話元素,如石板屋、百步蛇等,做為精神意象、舞台場景,並將傳統的四步舞改編成律動感十足的當代舞蹈,取自傳統,但不拘泥於傳統,時而奔放,時而內斂。 這一次,蒂摩爾受邀與紐西蘭黑色優雅舞團合作《在一起 2 Gather》,由 Neil Ieremia 與巴魯.瑪迪霖共同編舞,肢體語彙結合毛利人與太平洋島民的原住民舞蹈,以及嘻哈元素,乍看十分衝突,不過回顧嘻哈的起源,毋寧是非洲、拉丁裔美國黑人回應社會的一種音樂、文化形式。 嘻哈誕生之初的邊緣性,以及其富有節奏感的形式,碰上沉歛的排灣族肢體,經由雙方的互訪與排練,究竟會撞出什麼火花?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100"] 蒂摩爾舞作不拘泥於傳統,時而奔放,時而內斂。(圖片/蒂摩爾古薪舞集)[/caption]   Atamira,毛利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平台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面對傳統,也許就像在面對已死的他者,但當我們拾起傳統,連接當代,也就開始踏上通往未來的路徑。[/epq-quote]「我們朝未來前行,雙眼卻看著過去。」(註1)若要形容神話與原住民當代劇場的關連,毛利當代舞團藝術總監 Moss Patterson 說的這句話無疑是最佳註解。而舞團團名「Atamira」即與毛利人的一項傳統有關 ──「部落首領過世時會被擺放在一個平台上接受眾人致敬,這個平台稱之為 atamira。」(註2) 面對傳統,也許就像在面對已死的他者,但當我們拾起傳統,連接當代,也就開始踏上通往未來的路徑。 舞作《文身MOKO》中剛硬而具爆發力的身體彷彿受到圖騰的遠古力量召喚,舞者的動作與呼吸幾乎要將一切撕裂,像是自己要把自己打碎然後重生,時而一對舞者又沉浸於數位聲響,以紅袖彼此連結雙手,相互交纏,表述溫柔與暴烈共在的存在姿態。 身體與歌謠有時候是比語言更強而有力的記憶載體、文化媒介,而原住民的藝術展演,雖然一直處於帝國、殖民者及觀光客的奇觀化視線,卻也因此產生動力,不斷創造新的身體表述方式;田野、土地、山海、 部落與都市等場域及景觀,都在原住民當代劇場有了更豐饒、實在的內涵。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100"] Atamira 舞作《文身MOKO》中剛硬而具爆發力的身體彷彿受到圖騰的遠古力量召喚,舞者的動作與呼吸幾乎要將一切撕裂,像是自己要把自己打碎然後重生。(圖片/Atamira Dance Company)[/caption]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傳統不是拿來遺忘或原封不動保存的,而是創造未來的活彈藥。[/epq-quote]這三檔「神話浸入日常生活」的展演,是為了讓我們更深刻地接觸文化的奧祕,以及全球化下原住民當代劇場如何穿梭於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生活與藝術,回應甚至反擊,所有扁平的物事。   放眼本屆 Pulima 藝術節另一項新設計「表演藝術新秀徵件」也是如此。這項徵件放寬參與規格門檻,讓尚未創立團體的創作者也能亮相;或說,也有機會與更多的人交流他們如何從當代的角度,重新發現與創造傳統。 新秀其一,鴻狄這麼表述《半個故事》的理念:「每個人的故事對別人來說都是半個故事,所有人都是個人的別人。」 美術館空間的開放性,促發她將觀眾一併納入參與者去思考創造一場現場表演的可能。也有的簡單無比,如高旻辰的《鷹》,就在低音大提琴的聲音中獨舞,緩緩進入部落的精神世界。陳彥斌《SI, 口乞口乞, KAEN》從飲食文化發想一齣物件劇場,偶是檳榔、小米、野菜和閹豬肉。一共八位入選的創作者,類型涵括音樂、舞蹈、戲劇、即場藝術等。   終究,傳統不是拿來遺忘或原封不動保存的,而是創造未來的活彈藥。 (本文原標題為 〈神話浸入日常生活的劇場-寫在2016 Pulima藝術節之前〉,原作者為吳思鋒)
附註
  1. 賴柔蒨,〈我們朝未來前行,雙眼卻看著過去〉,《原視界》12期,2016年6月。
  2. 同註1。
  編按
  1. 賽夏族 paSta’ay(矮靈祭)從未中斷,作者原意應為透過原舞者與各部落的共同協力,讓賽夏族祭典神話重現於這座島嶼的每個人眼前。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本文作者為專業藝評吳思鋒老師,藉由 Pulima 藝術節三檔演出提出原住民劇場的觀察,引領大家進入、認識原住民的表演藝術。 2016 Pulima 藝術節主題定為「o loma no adingo 靈魂的所在」。loma 是家的意思(Pangcah 阿美族語)。阿美族文化裡,家應具備兩個條件,亦即生火、煮飯、取暖的爐灶(parod),以及家人。loma 既是儀式、生活、生產之空間,也承載人的經年智慧。而眾多南島語系中,uma 即家、同源之人的居所,亦可見於布農族 lumah、卑南族 ruma 與排灣族 umaq 之中。儘管唸法和思維各異,卻均指向家是人類安身立命之所,兼具傳承與創造的動態場域。adingo 為影子,喻為靈魂,更是祖靈所在。原住民族的靈魂,與祖靈精神共存。如此獨特的生命和宇宙觀,成就了儀式、樂舞、工藝等深具內涵的創造物。 第三屆 Pulima 藝術節頌揚具有創造力的人之靈魂,經由創作與傳統相遇,與祖靈連結。主題「o loma no adingo 靈魂的所在」取其文化的共性和象徵意義,關注當今原住民創作者的雙眼如何理解與感知現世處境,並回溯祖先遺留的智慧,經由雙手產生藝術。 更多活動資訊,請至「2016 Pulima 藝術節」官網查詢:www.pulima.com.tw
 

喜歡原住民的文化?想關注、參與更多部落大小事?歡迎:

追蹤:為我們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將您對部落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或分享部落活動 參與:看看我們推薦的部落好物,用行動支持部落產業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