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黨籍平地原住民立委參選人馬躍比吼 10/15 上午 10 點在內政部門前舉行記者會,提出「部落文化替代役」的政見,要求內政部增加「部落文化替代役」選項,供原住民役男可以選擇在部落當兵,依照所長投入部落教育、農業、行銷、生態、長期照顧等發展。
記者會在說甚麼?為甚麼提出這個政策?以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提出政策具體做法,部落文化替代役不難落實
部落文化替代役的名額可跟全國義務役當中替代役所佔比例相同,約為總人數的 15 %,而主管單位應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記者會的過程,先是由在場原民青年進行行動劇演出,回顧從過去到當代台灣島上兵役制度與其中之痛楚,接著表達對於如果能在部落服兵役的期待;接著即是馬躍比吼的短講,內容提及原民從軍歷史、當代制度與改變可能性;最後,則是邀請 5 位部落族人代表進行分享。
關於提出政策的具體作法,馬躍比吼表示,要落實並不難,只需透過在《替代役實施條例》與《替代役實施條例施行細則》中,增設「原住民族部落文化替代役」一項,讓常備役體位和替代役體位的原住民族役男可以申請,藉此分發到自己族群的原鄉部落。
並且他也建議,部落文化替代役的名額可跟全國義務役當中替代役所佔比例相同,約為總人數的 15 %,而主管單位應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行政部分,可以讓協助部落內的組織,向原民會提出申請,項目包括長期照顧、教育、祭典、農業、生態等部落所需要的服務,另外也要安排役男的文化與語言學習。
青壯人口流失,部落也需人守護
現在部落才剛要站起來,我就要去當兵了,我多麼希望我自己可以在我的部落服務。
讀者們讀到上一段結束,可能還是霧煞煞,為甚麼需要這個政策?首先我們可以先來回顧一下「服兵役之於原住民」這件事。
相信大家都不會不熟悉台灣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知道的是,經歷諸多政權的更迭,最早生活在這塊島上的原住民族群也在歷史中屢屢被要求向統治者「效忠」,為了不甚熟悉的「國家」獻出土地與資源,最殘酷的是為非己的認同祭出肉身,例如我們可以從許多歷史文獻甚至文學作品看見原住民因代表對立國家/政權征戰「不知為何相殘」的戲碼。
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即使征戰時代已近乎消失的現在,兵役制度並沒有消失或真正成為守護和平的機制。
許多原住民因為文化資本的低落以及家庭經濟的迫切需求選擇軍職,然而這並沒有解決了甚麼。「原住民人口占總人口 2% 但從軍人數占 7%」、「特勤軍人中有 6 成為原住民」這樣的量化數據從來無法成為「部落欣欣向榮」的指標,反倒是因為經濟、文化資本等因素將上述這些人推離了部落 ── 青壯年離開,剩下的老人小孩沒人照顧,人口高齡化持續飆升的長照口使情況更加惡化。
人都顧不好了,部落沒人守護山林沒人保衛,談甚麼產業?談甚麼文化?
這個情況也呼應了記者會中來自馬立雲部落青年 Lo’oh 的心聲:
「我剛畢業,我要當兵了。但現在,我還是對我的部落感到憂心。現在部落才剛要站起來,我就要去當兵了,我多麼希望我自己可以在我的部落服務。替代役也好,當兵也好,給我更多時間去照顧部落!」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在過去百年歷史,原住民族屢屢被要求向統治者「效忠」,為了不甚熟悉的「國家」獻出土地與資源,甚至因代表對立國家/政權征戰「不知為何相殘」的戲碼。原住民服役制度的確有需要被檢討。[/caption]
替代役可以為企業效勞,那為何不可為部落服務?
替代役不只為國家服務,在尚未進工作市場時就可以為企業效勞呢?那,「不可以讓部落青年在服兵役時期也能夠服務部落」……?
除了「推力無限大」的情況,也不要忽略了當代有越來越的原住民是自小就生長在都市。
替代役為例,馬躍比吼提到,目前原住民役男每年大約有 5 千人,其中大約半數從小生長在都會地區,少有機會接觸自己的部落,所受教育中關於原住民的內容也少,在不熟悉文化、語言與部落生活的成長過程下,而成為對自己的身份、族群感到疑惑而陌生的世代,記者會族人分享中居住於都市多年的文化工作者 Lipay 也有提到母體文化嚴重缺乏的困境。
最後,現階段的替代役制度也有很多問題存在。
目前替代役多為在各政府機關協助行政業務,或依照役別在個機關進行警察、消防、環保、醫療、社會、體育、經濟安全、土地測量、文化服務、教育服務、觀光服務、農業服務等。對於部落來說,當地如果有這些人才確實很好,但不能忽略的是這些替代役的工作場域多在公務機關,即使在原鄉也通常不見得會和部落有直接或頻繁的互動,加上替代役是原住民的比例極低,法規也不能要求進入原鄉的替代役一定要和部落有很密切的互動,因此也不難發現現今台灣的替代役制度難與部落有明確、緊密的互動。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提出來討論的是,今年年初通過了產業替代役,替代役不只為國家服務,在尚未進工作市場時就可以為企業效勞呢?那,「不可以讓部落青年在服兵役時期也能夠服務部落」這個題,似乎不只是個僅能訴之以情的探問呢?
替代役青年若回鄉,幫助部落自體修復、前進
長期被動接受各種殘補式社會福利資源進入的原鄉,也許能夠因為這群生力軍,而找回修復自己、繼續前進的能動性。
通過此政策的效益,在針對部落方面,馬躍比吼基本立場認為將能夠報效部落,也能夠藉由過程中青年學習到部落文化,將其傳承下去。
太巴塱部落成員 Diro 也認為此政策通過,部落的老人就有人照顧、山林也會有人開始守護。馬躍比吼也指出,若增設「部落文化替代役」,原住民部落可得到自主發展的機會,減少對外來各種協助的需求,自己可以照顧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當原住民部落發展得越好,越能展現不同族群、不同部落的文化、生態與農業特色,讓台灣成為多元文化繁榮發展的地方。
那麼對政府呢?
記者會過程中 Diro 的分享中提到,他認為青年協助部落的過程中其實也報效了國家。雖然並沒有多做闡述,但事實也確實有這樣的可能性。
畢竟,長久以來政府似乎也為部落因前段提及的原鄉困境感到苦惱,今日若有更多的青年能夠進入部落,部落照顧人力的缺乏、產業發展的薄弱與停滯似乎能有出現曙光的契機;並且長期被動接受各種殘補式社會福利資源進入的原鄉,也許能夠因為這群生力軍,而找回修復自己、繼續前進的能動性。不用再一直被批評為被動卸責,亦能增進行政效能,由此觀之,似乎還真的找不到政府機關拒絕如此政策的理由呢。
還不只雙贏如此而已呢!這樣的政策在今天的分享人、排灣族森永和工作地青年 Ljagang Taljimaraw 更是一個可以能有更多時間認識自己文化、學習傳承的好機會;同時也部分解決了同樣也是記者會分享者排灣族青年潘宗儒的觀察:同年齡的朋友都覺得服兵役是很浪費生命的事情、在當兵的前輩都是每天在做雜務、數日子等退伍的荒蕪時光。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原住民青年紛紛表達對部落文化替代役的支持看法。(圖片來源/馬躍比吼記者會後新聞稿)[/caption]
制度如何影響部落,有待後續探討
這樣的政策,又可能會限定就讀於某些領域的青年進入部落,…… 此些專業是否真能協助部落成為其想要的樣子?
從前幾段的敘述中我們看見了當代部落、兵役制度的一些現況與議題,也藉由檢視這些情況,看到了此次馬躍比吼所提出「部落文化替代役」政見/策背後所帶出的針對當前體制的反省與不同可能性的發想,更看到了落實後可能帶來的效益。
但同時我們似乎也必須了解到,一件事情可能因其複雜度而有不同面向需要檢視、一個政策可能有其優點但也不能避免其限制,而我們在這個觀察討論的過程中是否少了甚麼?
服義務役在台灣僅限於生理男性,那麼性別議題在該政策中也不可避免是需要被討論的。「部落文化替代役」是義務,那算是權利嗎?如果也是權利的一種,那僅限於生理男性從事是可以的嗎?此政策是否有可能造成在未來部落發展中男女籌碼乃至權力位階的不同甚至不等?筆者無法定論,但總認為還需要更細緻的討論。
再者,這些青年進入了部落,是否真能像在理想規劃中,與部落深入互動學習,青年真地能有其施力點以其專業協助部落?這其中是不是還需要仰賴更多機制的建立呢?
而這樣的政策,又可能會限定就讀於某些領域的青年進入部落,這樣是否也同時造成對於某些關心部落青年之排除?抑或是此些專業是否真能協助部落成為其想要的樣子?
面臨當代各種情境與困境,我們確實需要許多政策或方案的發想來替當代議題尋找不同可能。但樂見具前瞻性政策的提出,也不應該阻止我們對一片看好的政策提出質問的動力。並且我們在檢視每一種不同可能性的時候,也許都要想著:這能不能讓我們繼續、共同生活?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面臨當代各種情境與困境,我們確實需要許多政策或方案的發想來替當代議題尋找不同可能。(圖片來源/馬躍比吼記者會後新聞稿)[/caption]
關於作者
林羿萱,念社會工作大學生。平常關注性工作者、街友及監所議題。喜歡做荒謬卻深刻的事,例如最近剛過完睡北車、到建地做粗工的日子。覺得原住民文化、議題有一種能讓人轉憤世嫉俗成為實踐力量的魔法。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圖片來源:Wikipedia(CC Licens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