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泰雅族,Ciwas Ali)昨日(9/3)與連戰一同參加中國的「抗戰七十週年」閱兵活動,引來國民黨和民進黨同聲批判,原住民運動團體也表達強烈反彈。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秘書長 Utux Lbak(烏杜夫.勒巴克)在當天發聲明指出必須切割高金素梅代表原住民的理由:
「如果她只是普通個人,代表自己的政治立場,那只能任她而行,自己負責。
但是她顯然是利用、也被利用以台灣原住民及國會議員兩種身份,成為連戰所率領『台灣各界代表』中的一員,與習近平會見,參加旨在宣揚其使用武力正當性的閱兵活動,向各方面傳達台灣原住民支持此一政治宣傳活動的錯誤訊息。
那麼,作為台灣原住民的一份子,(我們)就必須負起責任,站出來加以駁斥,與她劃清界線。」
高金赴中錯在哪?
親中共,她到底犯了什麼錯?一是刻意淡化政治人物話語權帶來的影響力,二是忽視臺灣原住民運動的歷史。
兩岸關係固然透過民間經貿交流緩和許多,但中國始終沒有放棄武力統一臺灣,參加與史實不符的軍政活動會引起諸多爭議也不奇怪。
事實上,高金素梅早在 2002 年就受邀去參加在中國舉辦的「海峽兩岸各民族中秋聯歡晚會」;在 2008 年北京奧運,高金素梅以「中國少數民族」名義率領原住民舞蹈團參與開幕式表演,高唱「我們都是一家人」;2009 年莫拉克颱風重創臺灣時,高金素梅仍按預定行程率領台灣原住民「還我祖靈隊」赴日本靖國神社。
面對質疑她身為原住民族卻接收中國的統戰,她回說:
「身為台灣原住民族的代表,對我來說只有『是不是朋友的問題』,凡是秉持公平正義對待我們的都是朋友,反之,就不是朋友。限制台灣原住民族交朋友,就是限制台灣原住民族的發展,就是要把我們永遠困在貧窮落後。」
高金素梅聲稱自己支持統一、親中共,她到底犯了什麼錯?
一是刻意淡化政治人物話語權帶來的影響力,二是忽視臺灣原住民運動的歷史。
政治人物赴中,並非只是個人問題
不與台灣對等談判,姿態上把台灣當成已經是中國的一部份。單方面宣布通過對臺免簽、臺胞證晶片化,就是鮮明的例子。
我身邊有一些要好的中國學生的朋友,其中幾位曾來臺灣的大學交換過,或來臺就讀四年制的學位,他們曾問過我印象很深刻的問題:「臺灣也有少數民族嗎?高山族還有嗎?」
有次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國家博物館內看展時,指著看板上的「少數民族」,告訴那位念史學的中國朋友,說那在臺灣已經正名為「原住民族」,而不是建立在權力關係不對等的命名方式上,但當下看得出來他難以認同命名可以造就什麼差異。
起初我可能也不覺得一些政治人物率領團體到中國「代表」誰、表達什麼立場,是特別值得探討的問題,以為政治人物有其個人的身分認同和累積政治資本的途徑,不應用自身與之衝突的政治立場直接表示反對。
但議題並沒有這麼表面。
看似中國對臺的懷柔政策背後,范疇在評論指出,其實是反映自習近平上任後,強化了胡錦濤、溫家寶在 2008 年啟動的新路線 ── 不與台灣對等談判,姿態上把台灣當成已經是中國的一部份。單方面宣布通過對臺免簽、臺胞證晶片化,就是鮮明的例子。
參政以來言行不一,違反族人期待
一面宣稱不容許漢人侵犯土地,卻又一面主導審查極具爭議的《原住民地區建設條例》草案。
原民團體與高金素梅切割的必要源自於,當高金素梅使用「朋友」的邏輯回應爭議,似乎是要以「去政治化」的方式,淡化她參加觀閱兵禮的本身蘊含的強烈政治意義,迴避自己作為中共公然扭曲歷史的見證者,甚至以半威脅性的口吻認為不去交朋友是在限制臺灣原住民的發展,字句透露出對於中國政治經濟發展實力的崇拜。挾帶對原住民身分認同,行壓迫的幫凶之實,恐怕就無法單純以多元身分認同概括論之了。
雖然原住民族運動自 1980 年代以來動搖了主流社會的漢本位主義,並積極透過正名、教育文化、土地權利等面向推動民族自決,其中也包括參政權,但原住民參政在過去幾十年來為國民黨所主導,立法或相關決策無法真正落實民意,直至近幾年來才稍有起色,然而,高金素梅的言行不一讓人難以苟同。
高金素梅一面宣稱不容許漢人侵犯土地,卻又一面主導審查極具爭議的《原住民地區建設條例》草案。也曾發生過未經與家屬溝通,逕自去日本「靖國神社」,將高砂義勇軍戰歿者名牌,當做是「亡靈」帶回台灣,宣稱是「迎靈回台」,把紀念牌當做是逝者之靈,嚴重違背原住民信仰文化與習俗。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2304"] 原住民參政在過去幾十年來為國民黨所主導,立法或相關決策無法真正落實民意,直至近幾年來才稍有起色,然而,高金素梅的言行不一讓人難以苟同。(圖片來源:Wikipedia,CC Licensed)[/caption]
原民對「中國」想像不同,立委對中表態是結果
灰色地帶成為原住民族獨立運動的內部矛盾……,正藉著這次紀念抗戰的閱兵活動上,高金素梅參與並重塑歷史記憶的過程顯現出來。
如今原住民面對殖民者認同搖擺的情緒,是因為即便主權或現代國家的概念還沒出現,原先部落就是自成一完整、獨立的政治體系,早自荷蘭殖民政權到來前,就有大肚王國等建立的跨族群聯合王國。歷經幾百年來的被侵略、壓迫及漢化過程,原住民族的自治之路已難回復到各部落獨立的狀態,也不該直接挪用西方近代的「國家」概念套用,因而變得比過去更加複雜。
即便台獨與原獨立場上,皆視中華民國為外來殖民政權,但不表示兩者對「中國」的想像總是一致的。
無論秉持親中共、中華民國或反中等立場,每當提及國族議題時,其實幾乎都會「順帶一提」原住民文化的獨特性,此時的原住民淪為國家認同框架下的配角,而原住民族則會在獨立運動議題上多次強調「要做臺灣的主人」,各自對獨立訴求的手段似乎是各取所需,儘管主張彼此不衝突,卻有難以達成有效的合作關係的問題。
因此,缺乏被釐清楚的灰色地帶成為原住民族獨立運動的內部矛盾,相互拉扯、鬥爭對價值的理想標準,正藉著這次紀念抗戰的閱兵活動上,高金素梅參與並重塑歷史記憶的過程顯現出來。不只是將中國與中共劃上等號,對「中國」的表態有可能是支持中華文化、抗日的原住民,也有可能是難以找到與中華民國認同直接聯繫,因此對於「中國」的情感可有可無(或遠遠不及台獨對中國的拒斥感)。
總歸到底,對於中國的表態無論是上述的哪一種,顯然都與高金素梅平時主張「臺灣原住民才是主人」的說法有一段落差。
反軍國者,正支持軍國主義的興起
我知道軍國主義是怎麼興起的了……。軍隊並不掌握在人民的手中,對歷史公然扭曲,而人民卻依然深身為自豪。
從這樣曖昧含混的認同關係,再問觀閱兵做錯了什麼?高金素梅說:
「紀念抗戰勝利不是反日,我們反對的是日本軍國主義。」
我身為一個不在閱兵現場的旁觀者,想起一位人在中國的朋友,在九三接近深夜時傳來的訊息,他跟我感慨打開電視看新聞、看微信朋友圈只剩下「偉大祖國」之類的字眼,忽然他有感而發地說:
「我知道軍國主義是怎麼興起的了,國家、民族至上,沒有反對的聲音。軍隊並不掌握在人民的手中,對歷史公然扭曲,而人民卻依然深身為自豪。覺得很可悲,很危險。」
我接著問他會覺得很無力嗎?他說不會,「因為清醒的人都沒說話,說不出話來而已。」
但願臺灣社會不要走到說不出話來的一天。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760"] 參加中國閱兵的「反軍國主義」者,是否意識到自己正在見證一軍國主義的興起?[/caption]
關於作者
Vanessa,讀社會學、人類學的大學生,關注性別政治文化、社會運動。每天都要喝咖啡,平均 20 秒讀完一篇網路文章,喜歡在不讀書的時候一個人去閒晃,聽故事,觀察路人和風景的變化,是一個持續練習寫字的人。現為《Mata‧Taiwan》特約採訪編輯。
相關文章推薦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圖片來源:Wikipedia(CC Licens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