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 1 頁)
文化即生活,生活即文化。都歷部落可愛的耆老們在分享他們的生活時,無形中也讓外來的朋友看到,族人身為阿美族人的文化與驕傲。
導覽不只是生活的分享,更是部落文化的傳承
部落導覽不只是文化的分享,更是文化的傳承。
都歷部落的阿美族人屬於馬蘭阿美族,就跟同樣來自馬蘭阿美的歌手 Suming 一樣,無論男女的服飾都特別華麗,人們臉上也總是掛著陽光般的笑容。他們的身形也許不比其他族人高大,但在歷史上,都歷部落的族人卻是整個東海岸的阿美族部落中,唯一曾反抗過日本人,與日本人發生戰爭的部落,那就是著名的「麻荖漏事件」(Madawdaw)
1911年,由於都歷的族人再也無法忍受日本人的欺壓,因此決定群起反抗日本人的統治。由於當時戰事發生在都歷部落附近的麻荖漏(Madawdaw,現成功鎮三民里),也因此這次的事件就被稱為「麻荖漏事件」。
當時帶頭反抗者包含都歷部落的頭目 Asan 及麻荖漏部落的頭目 Lekal 。雖然最後反抗未果,兩位頭目被日本人吊起而導致重傷,但也從此讓日本人不再小看個性溫和的阿美族人。
而當 ina 在為我們解說這些部落精采的歷史故事時,一旁有位高大英俊的混血年輕人,無可避免地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他是馬丁,阿美語名字是 Asan,是位不折不扣的「美美」混血兒 ── 美國人混阿美族!而馬丁的阿美語名字 Asan,正是來自當年抗日的都歷部落頭目 Asan。
馬丁在德國出生,雙親來自美國與都歷部落的阿美族人,這樣的背景,讓他在眾阿美族人中顯得特別突出。但在之後的 Pakerang(完事祭)裡,我們從族人與馬丁的互動中也不難看出,馬丁對於都歷部落的族人來說,確確實實留的是阿美族人的血,是位阿美族的孩子。
在未來,馬丁將和部落青年一起擔綱部落導覽的重責大任,因此也把握每一次 ina 為遊客導覽的機會,學習如何成為一位好的部落導覽員。
於是,部落導覽不只是文化的分享,更是文化的傳承。就像馬丁的族語名字一樣,都歷部落的故事,將會一代代的傳下去。
為何要進行部落營造?
對都歷部落來說,部落營造的意義,就在於能讓部落的生命能永續下去。
都歷部落從 2006 年開始的部落營造工作,除了找回部落的傳統技藝及故事以外,也同時要找回部落曾中斷數十年的祭典:海祭。
海祭在都歷部落叫 Pafafoi,是該部落特有的傳統祭儀,與一般大家熟知的阿美族「捕魚祭」(malialac 或 mikomoris)有所不同。都歷部落的海祭在每年四、五月舉行,透過向海神獻祭,以祈求族人討海生活的順遂。
只是要找回中斷已久的祭典,其困難之處,卻不只是追溯祭儀的傳統進行方式。
由於都歷部落長期受外來宗教影響,許多耆老皆已改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因此年輕一輩的族人曾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與耆老溝通。此外,海祭其中一項程序需出海獻雞給海神,因此也花了相當多時間與政府相關單位周旋。
經過重重關卡,回復傳統祭儀後,未來都歷部落將可結合海祭與他們目前正推動的膠閥體驗,加上部落美食饗宴,讓訪客來到部落後,從日常生活到年度祭儀中實際體驗到,阿美族作為海洋民族的驕傲。
於是這些族人努力進行部落營造,找回屬於都歷部落的傳統文化。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
Ina 在遊程結束前,笑著對我們說:
「你們知道嗎?你們都看不出來,我才剛從乳癌中,被天主救回來!」
語畢,大家都安靜了。
「部落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都出去工作,去大城市做模版了。我們部落裡的老人,每天都很努力很努力地在教堂裡祈禱,希望在外面工作的年輕人可以平平安安的。」
「對我來說,我在平地的生活已經夠了,隨時都可以回到天上去。可是我只希望部落的年輕人可以平平安安,祭典時,可以再一起回到部落唱歌跳舞。」
Ina 沒說的,我繼續臆測。若部落營造能順利,部落導覽能順利推廣,那麼年輕人也許就願意回到部落。大家可以一起工作,一起 Pakerang,一起海祭。
於是,對都歷部落來說,部落營造的意義,就在於能讓部落的生命能永續下去。
我在 ina 的話中找到了部落營造的答案。
相關文章推薦
想隨時看更多原住民的新聞和故事嗎?
現在就加入我們的粉絲團吧!
圖片來源:《Mata‧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