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從維基百科「番仔」到聖經「神的話語」,誰給我們這些文字的解讀權?

從維基百科「番仔」到聖經「神的話語」,誰給我們這些文字的解讀權?

by 100000312669902

邱議瑩的「番仔」事件,除了忽略了公共場合閱聽人的感受,或許她真沒有歧視之意,但用「番仔」來羞辱人確實是一件有欠思慮的做法,在實際的原民生活經驗中,這個字眼給很多人帶來負面的經驗。 不過另一個問題是,她要人們去查詢「維基百科」這件事來證明自己是對的(編按1)   賦予意義的是文字,掌握解讀權的是人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文字被固定意義後,也同時被賦予強大的權力。[/epq-quote]根據教育部網站所公布的規定讀音:「秘」魯 ──「ㄅㄧˋ」ㄌㄨˇ;「骰」子 ──「ㄊㄡˊ」ㄗ˙;肉「燥」 ──ㄖㄡˋ「ㄙㄠˋ」。這些讀音顯然不是我們日常生活熟悉、所用的,但是某些考試、教師卻要按照這些制定的唯一準則,教學、修改、處分我們平時已經習以為常的「錯誤」發音。 這些「正確」的文字或讀音,在幾百年前可能並不存在,只是被當代握有權力的單位當真。   教會按照聖經中記載的「神」的話語,反對婚姻平權、反對同性婚姻:「神的話語必須遵從,沒有選擇」、「不可逕自按自己的意思解讀聖經」、「這是神說的,不是我(牧師)說的」。這類的話語,經常在禮拜上聽佈導者強調。 這幾個例子都有一種共同性:依照字面意思進行解讀。而文字被固定意義後,也同時被賦予強大的權力。   經典應是補充,而非縮限人們的理解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教科書、百科全書、聖經,甚至人類學民族誌紀錄…… 經典應該是補充我們的理解方式,而非限縮我們的理解方式。[/epq-quote]「維基百科」雖然只是協作品,但仍成為一種權威的解釋來源,當然其他的經典更是,教科書、百科全書、聖經,甚至人類學民族誌紀錄,彷彿這些文字被紀錄後就成為不可動搖的真理。 但是這些經典應該是補充我們的理解方式,而非限縮我們的理解方式,不是嗎? 維基百科是一種讓人們了解「番仔」的使用情況,而非用來脫離原民負面的生活經驗;教育部的規定讀音應是讓人們了解原來還有這種古老讀音,而非把這些古老定調為真實而現在我們使用的讀音界定為錯誤;聖經的話語被某些教會「戒律」化,但耶穌為什麼常常指責嚴守律法的法利賽人?(編按2) 有人在回應「天動說」(編按3)與「聖經」的關係時,指出「聖經是上帝的啟示,通過不同時期的作者 ,依當時的情境及作者的信仰形式寫出來的」。當時的人因為拘泥於字面意義(當然還關係到某些團體的權威),而把布魯諾給殺了(編按4),但現在的信徒則學會重新詮釋這段過去,再也不會堅持「天動說」。   簡單小結:盡信書不如無書。我支持婚姻平權。 因為它可以讓人反省自己是否過於依附在經典的權威之上,拘泥於文字之上,而忘了思考它的內在意義,以及詮釋的多義性。聖經是一種可以讓人精神提升的積極力量,還是一種規約式律法的消極力量。   信仰更需要智識性、哲學性,還是神祕主義性? 我傾向前者,所以認為「權威」應該被投以震撼彈。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50"] 雅各伯·廷托勒托的畫作《耶穌與法利賽列席》(圖片:Il Tintoretto,CC Licensed)[/caption]   編按

  1. 邱議瑩辱罵國民黨籍立委「番仔」後,以維基百科解釋「番仔」為不可理喻的人反駁,卻忽略此用語長期對原住民族的歷史傷害。
  2. 法利賽人在《新約》中被描述為執迷於人定規條,相較之下,耶穌卻不斷強調上帝的愛。因為《新約》常將法利賽人描述成自以為是的教條主義者,「法利賽」及其衍生詞也因而形容偽善自大,並將律法教條凌駕於精神綱領之上的人。
  3. 天動說,又稱地心說,是古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其他的星球都環繞著它而運行的學說。曾被天主教教會接納為世界觀的「正統理論」,後隨著文藝復興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支持日心說的證據逐漸出現,且地心說無法解釋許多現象,而被漸漸視為迷信。
  4. 15 世紀波蘭學者尼古拉·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因支持日心說,提到太陽為宇宙中心,後影響義大利人布魯諾的「無限宇宙論」(Dell infinito Universo e Mondi),主張太陽是眾多恆星之一,而地球亦是行星之一,更主張人類在宇宙中不是唯一,嚴重衝突教會對《聖經》的解讀,因而在 1600 年被判火刑,在羅馬被當眾燒死。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李建霖。屏東馬卡道族人,排灣語名字 Sudjalin,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在發現自己的原住民身份後,開始了猶如精神分裂症般的人生,游離於兩種族群認同之間,嘗試從文 化觀點來尋找答案。同時也為排灣族新園部落青年會成員,為部落從事服務,並接受青年會文化教育和訓練,迄今 9 年。 興趣:旅行、閱讀、寫作。研究領域:多重、游離、不穩定的族群認同。
[AdSense-A]

 

喜歡原住民的文化?想關注、參與更多部落大小事?歡迎:

追蹤:為我們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將您對部落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或分享部落活動 參與:看看我們推薦的部落好物,用行動支持部落產業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