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我有識途老馬帶我來,不然絕對會錯過這間外表普通,但滿屋子是魯凱族朋友驕傲的文化與神話故事的撒卡勒文物館! 一進到撒卡勒文物館,眾人的目光就很難不立即被入口兩側巨大的木雕、版畫給吸引,從百步蛇到神像,每個作品彷彿都有祖靈的氣息在裡頭一般;於是我們悄悄走過祂們昂然的身旁,進入這位魯凱族藝術家擺放得意作品的庫室裡,等待我們的,是更多的神祇。魯凱眾神的眼神銳利又莊嚴,卻又讓人不生畏懼。 就像祂們的形塑者,撒卡勒牧師一樣。 撒卡勒(Sakalre)牧師就是這間文物館的主人。知道我們要來拜訪,他早已換上魯凱族人最華麗的傳統服飾,等待我們到來。已屆 76 歲的撒卡勒牧師,身形並不特別高大,但皮膚黝黑,眼睛深邃,而且才華洋溢,不但是位知名古調歌手,曾一舉拿下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演唱人獎」,更是位難得的文化藝術雕刻家,對於自身魯凱族文化瞭若指掌,每件神祇的文化與故事,都一清二楚,能細細說給我們聽: 「這兩位是 Mwakaikai 和 Kelele’ele,是八大創造神中的唯一一對夫妻檔喔!」「這兩位是我們的守護神,以前我們拜 Pelrelrengane,後來大家都拜 Tamaunalre。」「Tamaunalre 前面這塊木頭,就是我們以前跪著拜祂的地方……」 聽到這裡,原來陶醉在魯凱族精采神話裡的我突然迷糊起來。 撒卡勒牧師身為一位傳道人,卻盡心傳承魯凱族人古老的神祇與信仰,難道不會與他的道違背嗎? 「別人會,我不會,」撒卡勒瞇著眼地笑著對我說,「因為我很清楚,歷史是歷史,文化是文化,信仰是信仰。」 那是對自己信仰毫不猶豫的睿智笑容。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352"] 文物館入口處所掛的一幅撒卡勒牧師畫像。[/caption]我相信 650 年歷史的好茶,總還有些事能透過雲豹傳人的手與口,影響到現在的我們,65 年後的我們,甚至是 650 年後的我們,是嗎?
撒卡勒牧師:一位來自好茶的魯凱文化傳頌者
撒卡勒牧師的漢名叫彭水光,來自屏東縣霧台鄉的舊好茶部落(Kucapungane)。舊好茶是西魯凱主要發源地,也是座有超過 650 年歷史的古老部落, 因此留存了許多和其他魯凱族部落有所差異的文化。 舉例來說,霧台地區的西魯凱族仍嚴格遵守男子需獵五頭山豬、女子需守婦道,且需有 yatavanane(當家頭目)同意其配飾權,才有資格戴百合花的傳統;相較之下,東魯凱族就無如此嚴謹。(而下三社魯凱族的老人家,更說他們原本沒有戴百合花的傳統。) 魯凱族認為 yatavanane 是神的代言人,也因此一個部落的神話與傳說,往往都由 yatavanane 或其他 talialalai(貴族)所傳承。撒卡勒牧師雖非出身貴族,但他的父親是家族的祭司,家中許多長輩也都是部落族人相當敬重的長老,負責輔佐 yatavanane 管理部落,也因此對於魯凱文化相當了解。 「我國小畢業後,就開始和爸爸去山上打獵。」撒卡勒牧師回憶道,「有時候在河邊休息,爸爸就會跟我說我們族裡的故事和文化。」「像那個占卜鳥,如果出發打獵時,牠們的鳴叫聲從右邊到左邊,那我們就不可以再前進了。」 就這樣,小撒卡勒像塊黑板木,一點一滴地吸收了魯凱祖先對宇宙萬物的智慧與態度,在記憶裡醞釀,最後終於長出美妙的蘭花。像那個占卜鳥,如果出發打獵時,牠們的鳴叫聲從右邊到左邊,那我們就不可以再前進了。
從舊好茶到新好茶,從祭司到眾人的牧者
由於爸爸是祭司,撒卡勒牧師也曾在國小畢業後,當了兩年祭司,「你看,那時候我們就是拿著這個,在這裡這樣拜的,」撒卡勒牧師拿起了一束小米梗,在守護神 Tamaunalre 的木雕前,為我示範了當年祭司祭拜的動作。 但在學習祭司之道兩年後,一次偶然情形下,他跟著一位兒時玩伴參加主日禮拜時,聽到牧師所唱的詩歌,竟讓他感動到不能自己,毅然立志成為神的僕人,為祂傳福音! 這樣的改道當然引起家人的反對!「我爸爸是家族的祭司,爸爸媽媽不讓我(信耶穌),很反對。」甚至後來還有人說他是貪圖奉獻或救濟品等,但都無法阻止他信仰耶穌的決心,除了參加長老教會,後來又進玉山神學院就讀;退伍後,更回到部落成立「好茶循理會」,踏上一生的傳教之路。 國民政府來臺後,於 1951 年開始推行定耕農業、育苗造林及山地人民生活改進等山地三大運動,導致族人對於現代文明的依賴越來越深,隨之原有魯凱族的傳統社會制度崩解加速,終於讓族人開始陸續遷村到山下或其他鄰近山下的部落。 「有的人搬到三和,有的人搬到青葉,有的搬到三地村,還有大南、北葉、牡丹……」眼看著一個有 650 年歷史的古老部落逐漸分崩離析,撒卡勒牧師於是和族人一起在 1966 年成立揚光委員會,希望團結部落,凝聚族人向心力,並接著向上提案,將部落全部的族人一齊從舊好茶遷到新好茶部落(Tulalegele)。 「第一是因為醫療問題,第二是因為教育問題,第三是因為生活問題。以前走路到平地,起碼要 5、6 個小時,」「從新好茶到平地,只需要 2 個小時!」撒卡勒牧師回憶著當年發起遷村的初衷。 然而這樣大規模遷村,為何能如此順利,都沒有遭到族人反對嗎? 任何事只要跟整體部落發展有關,就一定會牽涉到人際之間的問題,而人,原本就是最難解的問題,更何況撒卡勒牧師並非貴族,他卻是如何解決這問題的? 「誰關心部落?」「我和我兄弟揹生病的族人到現在屏東公園,當時的基督教醫院看病。」 撒卡勒牧師說他年輕時,就已常常和兄弟一起幫忙族人,甚至揹部落裡生病的老人到平地看醫生,因此雖然年輕輕,卻早已在部落裡累積一定聲望。加之有長老教會與循理會的人脈,在推動部落事務上,因而順利許多,「貴族心中沒有想法,後來也聽我們的。」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70"] 撒卡勒牧師和我們分享當初自舊好茶遷至新好茶部落的經過。[/caption]眼看著一個有 650 年歷史的古老部落逐漸分崩離析,撒卡勒牧師於是成立揚光委員會,希望團結部落,將部落全部的族人一齊從舊好茶遷到新好茶。
每段木雕上的紋路,都有一段魯凱人的故事
跟撒卡勒牧師同樣來自舊好茶部落的,有一位藝術家叫 Lidaku Mabaliu(力大古),擅長雕刻與鐵器製作,是撒卡勒牧師很敬重的一位工藝家。 有一天,撒卡勒牧師夢見與 Lidaku 一起開鑿一塊巨石,而這巨石下竟然埋了木雕工具!夢醒之後,撒卡勒牧師跑去找 Lidaku 解夢,Lidaku 說這代表木雕是撒卡勒牧師被賜與的創作。這個夢境讓撒卡勒牧師非常振奮,也開始更投入木雕的創作! 無奈的是,由於撒卡勒牧師並非貴族,因此只能雕些湯匙、盤子等小型生活用品,加之隔壁就是 yatavanane 家,有些象徵 yatavanane 的品項,更是無法自由創作,常讓他感到很困擾。因此他在 1987 年搬到位於三和部落的現址,希望能更自由地創作。 從當年累積到現在,撒卡勒文物館已經到處是琳琅滿目的作品。撒卡勒牧師,都雕刻些什麼東西呢? 一般來說,牧師的創作可分為三類,從早期的小型生活用品、魯凱族神祇,到後來族人日常生活型態創作。從杯子到兩公尺高的大型神像木雕,撒卡勒牧師都能細細地分享它們的故事: 「像這個雙連杯,很多人都拿來結婚時給新婚夫婦喝,這是不對的!」「女孩子不要喝酒。」「雙連杯或三連杯,是部落之間用的,是象徵和平,是和平杯。」「一個的杯子是榮譽杯,例如有族人受傷,先救到他的那個勇士就可以喝。」 當走過魯凱族創世的八大神祇時: 「Mwakaikai 和 Kelele’ele 是八大創造神中的唯一一對夫妻檔,祂們是在一起的!」 「你看所有神裡面,只有 Maututukw 女神不看前面,她的頭微微往旁邊看。」「因為她流產了,難過。」「所以孕婦不可以接近 Maututukw,不然老人家說妳會流產。」 看到守護神頭上的裝飾: 「這是百步蛇的鱗片,也是代表山,是土地,是貴族的土地。」「這是雲豹,因為我們好茶是雲豹的傳人。」 看到揹著山豬與山羊一路上山,準備和族人分享的男神 Saulriulrivane,牧師也回憶起他和爸爸曾一起打獵的美好時光: 「以前我和爸爸去打獵,最遠可以走到台東,走路差不多要一天,走到的時候都已經下午一點了!」「回來的時候,差不多離部落一公里遠處,如果是獵到母的(山豬)就要喊兩次,公的就要喊五次。」「回到部落裡和族人分享,別家的小孩子跑到獵人家裡,跟獵人分肉,帶回去給家人享用。」「獵到五隻公山豬,就可以別一朵百合花,要做米糕,而且要由長老幫忙戴。」 就連眾神的名字,牧師也可以趁機來個語言教學: 「一般人的名字,例如 Saulrivane 和 Mwakai,祂們因為是神,所以要重複(音節),變成 Saulriulrivane 和 Mwakaikai!」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352"] 守護著魯凱族人生老病死、旦夕禍福的後期守護神 Tamaunalre。[/caption] 完成眾神的作品後,撒卡勒牧師開始大量創作日常生活中的族人,如祭司、新娘等,在在體現魯凱族的文化細節,就如一座魯凱族男孩揹女孩的雕像,撒卡勒牧師也不忘趕快機會教育一下: 「人家都以為結婚的時候,是新娘揹新郎,這是錯的!」「在結婚之前,新郎根本不可以碰到新娘,所以是新郎的男生朋友揹新娘。」 「結婚前,女孩子不可以直視男孩子,就連結婚最初一年也不行。」「等結婚一年後,才可以比較有感情。」 「魯凱族是最保守的,但是魯凱族的男孩子最有愛心。」「尤其是好茶的男孩子!」 說到此,牧師得意地笑了。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70"] 對牧師來說,每段紋路都有一段魯凱族的故事。[/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70"] 還有多少魯凱族的年輕人,有聽過魯凱族八大創世神祇的傳說?[/caption]從早期的小型生活用品、魯凱族神祇,到後來族人日常生活型態創作。從杯子到兩公尺高的大型神像木雕,撒卡勒牧師都能細細地分享它們的故事……
思考清晰了,於是便能超脫信仰與宗教的束縛
客觀來說,外來宗教或文化的進入,的確常常造成一個部落傳統文化或信仰的流失,而宗教的傳遞者,又往往是改變的推動者。因此,牧師進行部落傳統神話與信仰的傳承,難道沒有遭到側目嗎? 「當然有,不可能沒有,」撒卡勒牧師安靜地說。「但是我知道,我很清楚。」「信仰的東西是信仰,但文化的東西(是文化),生活的東西(是生活),都要知道。」 例如,舊好茶的族人曾相信某些水源是「太陽的水,不能喝」,但他認為這是迷信,因此就不在乎,「就釋放了,沒有被綑綁。」 這句話,我覺得好重要。 其實不只是傳統信仰可能會「綑綁」人們,即使是外來的信仰,也可能會讓人被制約。一旦當我們了解信仰的精髓後,才能透徹地看待文化,於是脫離傳統信仰的綑綁,也脫離外來宗教的綑綁!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70"] 撒卡勒牧師拿著小米梗,蹲在守護神 Tamaunalre 前,為我們示範以前魯凱族人是如何祭拜。[/caption]信仰的東西是信仰,但文化的東西,生活的東西,都要知道。
傳承 40 載,魯凱文化是否還是魯凱人的生活?
從 1970 年代鑽研至今,撒卡勒牧師從事木雕已 40 載,除了曾在九族文化村及山地文化園區任職,指導園區的雕刻技術,更多次被邀請至嘉義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教育單位擔任雕刻講師,甚至被譽為「來自好茶的魯凱之光」。 於是拜訪之末,當我問到這些作品是否願意割愛時,牧師解釋說,這些作品所代表的,都不是純粹的商品,而是真真切切希望大家透過它們,來了解魯凱族文化的媒介,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只是為收藏而買,而是真的因為喜愛魯凱族的文化,喜歡這些木雕背後的故事,才想擁有它們。 於是他會偶爾唸著:「怕來不及去做,怕其他族群沒興趣。」因為現年 76 歲的他,最擔心的還是文化傳承的問題。 「沒有人關心(魯凱族的文化);我自己的小孩,沒有;魯凱族的小孩,沒有。」叨唸之間,擔憂的是魯凱族的年輕一代對魯凱族的文化不再有興趣,「為什麼沒有當自己的生活呢?」 如果說,文化就是生活,那麼為什麼現在的年輕族人,已經不再把以前的文化,當成自己的生活了呢? 也許追根究柢,就是因為「現在」的生活,早已不是「以前」的生活。 也許從族人決定搬離舊部落的那一刻 ── 或從日本人的勢力來到舊好茶的那一刻,生活,就已經不再是「以前」的生活了吧…… 即使如此,撒卡勒牧師仍努力地分享他的創作,分享這些木雕背後的魯凱族故事,給每一位來訪的朋友,用魯凱族人那一貫優雅的故事分享方式。 但當撒卡勒牧師難過地說,「像你這樣關心魯凱文化的年輕人,沒有」時,我只能不斷地安慰他,「有啦,很多人都很喜歡原住民的文化,只是他們不知道怎麼去接觸!」 於是我真心推薦大家若有機會到屏東,途經瑪家鄉三和村(三和部落)時,真的可以抽空停下腳步,就算只是為了聽聽魯凱族有趣的宇宙八大創造神與守護神也好,進去文物館看看牧師那些美麗的木雕,聽聽他的創作故事 ── 好歹也證明我是對的嘛!我相信還有很多人是愛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故事! 我並不是一個鄉愿的人,傻傻以為現在的人們還能維持幾百年前的生活,完全保留幾百年前的文化;然而就算現在的生活已不比從前,我相信 650 年歷史的好茶,總還有些事能透過雲豹傳人的手與口,影響到現在的我們,65 年後的我們,甚至是 650 年後的我們,不是嗎?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352"] 撒卡勒牧師與牧師娘合影。[/caption]如果說,文化就是生活,那麼為什麼現在的年輕族人,已經不再把以前的文化,當成自己的生活了呢?
撒卡勒文物館
-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美園巷 101 號
- 電話:(08) 799-3105/0933-596-357
- 時間:週一至週六 10am – 6pm,或採預約制
- 交通:國道三號下長治交流道 ─ 接台24線往三地門鄉方向 ─ 沿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路標 ─ 轉屏37線 ─ 瑪家鄉三和村
- 地圖:
相關故事推薦
- 傳統與外來信仰的衝突:〈百步蛇,慢慢消逝在部落裡的生命守護神〉
- 曾經興盛的布農族巫術:〈解夢、治病、求姻緣,上班囉,布農族的巫師大大們!〉
相關旅遊推薦
「雲豹的傳人」好茶部落族人在歷經多次遷村後,最後定居於現在居住的禮納里部落,卻發展出台灣原住民族少見的寄宿家庭制度,讓每個拜訪部落的人,都彷彿回到家一樣…… 走吧,一起去禮納里,看看 650 年後的族人,然後到達瓦達旺,看看排灣族人的百年石板屋,聽族人說故事。最後離開前,我們再一起去拜訪撒卡勒牧師,帶著滿滿的百年魯凱故事回家!相關內容推薦
- 書名: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附:魯凱族部落文化導覽圖)
- 作者: 奧威尼‧卡露斯(魯凱族)
- 故事採集、孫大川(卑南族)
- 總策劃譯者:文魯彬
- 繪者:伊誕‧巴瓦瓦隆(排灣族)
-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 定價:
360元(優惠價:9折324元) - 介紹: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採訪、編輯、攝影:方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