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人物專訪】伊誕‧巴瓦瓦隆:臺灣人應跳脫 400 年歷史的框架,看見屬於全臺灣的「原」味價值!

【人物專訪】伊誕‧巴瓦瓦隆:臺灣人應跳脫 400 年歷史的框架,看見屬於全臺灣的「原」味價值!

by 17support

2009 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南部,也造成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jung)的家鄉達瓦蘭部落(Davaran)(註)重大破壞。在族人被迫遷至山下的永久屋後,耆老一句直率話:「Salulum a vali igade.(在山上的風很香),促使伊誕將其蘊涵的智慧寓意轉化為筆下詩作,發展出新的藝術表現風格「紋砌刻畫」系列作品,更以《山上的風很香─遇見伊誕的紋砌刻畫》為展覽主題,於北美館展出中。 伊誕認為,人類離自然大地越遠時,越會回想與尋找來自它的美麗和給人純真的價值。其結合原民傳統與創新的當代視覺,除了紋砌刻畫出對大自然及山林風水的闡述,也利用新詩、石板、作物、樹葉、木頭、風鈴等富有原住民文化及土地意象的裝置作品,完整呈現原住民文化議題的深沉意涵。 我們此次邀請當代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分享藝術的創作過程以及如何透過藝術詮釋身為人類的自覺、原住民的自覺、以及台灣人的自覺……

(以下訪談,以「17」代表 17support,以「伊誕」代表伊誕‧巴瓦瓦隆)

伊誕巴瓦瓦隆展覽04.jpg

 

山下的文明已經離自然這麼遙遠,大家卻一點自覺也沒有

這裡的風吹在皮膚上好油膩、渾身不舒服,那裡的風都是香的、單純的味道。

17:此次展覽主要想傳遞什麼樣的訊息給大家? 伊誕: 2009 年的八八莫拉克颱風,重創了我山上的家鄉,迫使大家遷徙到另一個山腳下生活。有一天,部落耆老突然脫口而出說:

「這裡(山下)的風吹在皮膚上好油膩、渾身不舒服,那裡(原鄉)的風都是香的、單純的味道。」

其實,這就是耆老要告訴大家的智慧:原住民的純真、率性、直白才能讓人不背離自然與原鄉,不要忘了自己的身分與本份。另外,山下這股文明的風已經讓大家離自然越來越遠,要想有「很香的風」就要正視自然與環保 我讓視覺藝術與生態神學及失落的山林古老智慧去對話,透過這些啟示,我們必須與生態、大地建立和睦、尊重、接納、與呵護的另一種新關係! 另一方面,我也在紀念,將創傷轉化創作養分,紀錄整個部落遷徙過程的心靈故事,不論是族人對新環境的生活適應或對原鄉大地的依戀及記憶,都流露出堅毅樸實的原民價值。 於是:

這些景  這些事 印記在風災肆虐的地土上

 

我想要上山 讓心靈隨風走往 傾聽靈魂心旋樂音的居所 在溪水詠讚的大地間 我要重新披上 哼唱原味氣息的風彩衣

 

在夢境中切記 山上的風  依舊香

(《山上的風很香》)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70"]伊誕巴瓦瓦隆展覽01.jpg 他,和我想像中的伊誕很不一樣,擁有文人氣息,卻又如此剛毅的個性,也許這就是天生的原住民,只不過他為自然而戰的武器是藝術。[/caption]  

紋砌刻畫,是部落裡古傳的『書寫』方式

一圈圈的圓形組成了這片土地、大地,相連的圓圈代表彼此的互動都息息相關,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也是,而一個圓受創必定影響另一個圓。

17:想表達的文字如何訴諸視覺圖像? 伊誕: 首先,擬人化構圖。「紋砌刻畫」概念來自於排灣語的 venecik,有寫字、刺繡、雕刻等意,是部落裡古傳的「書寫」方式,字根 vecik,則是指眼睛在衣飾、住屋、器具上看到的線條、圖紋。 「紋砌刻畫」便是以排灣族語及文字概念延伸:以「紋」代表大地山林等動植物的圖紋;「砌」,指石板屋、山坡梯田其疊砌的紋路;「刻」,雕刻刀雕出之紋線;「畫」:模仿季節變換之彩繪顏色等元素創作。強調來自紋、砌、刻、畫的原生力量,開啟與延伸原民的美藝概念,也注入心靈重建的夢想。 這次作品中,大量使用圓形,它代表了兩種重要意涵;其一,用一圈圈的圓形組成了這片土地、大地,相連的圓圈代表彼此的互動都息息相關,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也是,而一個圓受創必定影響另一個圓。其二,「圓」對原民生活是一個重要意象,不論是家族討論、傳承智慧、慶祝節日…等,大家都圍成一圈圈的圓,在圓內,我們彼此成長、學習、與欣賞著。 此外,另一常出現的圖騰「眼睛」,在排灣族傳說中,萬物皆有眼,大地之眼、祖靈之眼,強調人類的作為都被一一檢視著,彼此應尊重共生。

山上的風很香─遇見伊誕的紋砌刻畫_展場圖05.jpg

 

讓世界認識台灣,從認同原住民文化資產開始

台灣人要有豐富資產,就必須看見原住民文化資產的重要。

17:身為藝術家,部落與原住民身分對你在創作過程有何啟發或幫助? 伊誕: 其實藝術家與原住民身分是互補的,它豐富了我的創作,而我用成長背景與自身文化作為實現當代藝術的基礎,和現下的時代對話。 我希望未來的藝術討論將不分族群,而是以「所有台灣人的文化資產」之角度討論及欣賞原住民的人文藝術。台灣人要有豐富資產,就必須看見原住民文化資產的重要。當然這不是說閩南文化、客家文化不重要,我們要想讓世界認識台灣,就必須跳脫 400 年歷史的框架,看得更深遠,台灣人要先懂得豐富內在精神,這些文化資產就是一種精神!   17:創作對你個人的生活及看待事物上有什麼不一樣的見解? 伊誕: 藝術不是複製,藝術家扮演的應該是一個洞察角色,透過新的藝術創造新的觀點及邏輯讓大家認識,於是,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將成為創造新觀點的啟發。   17:請為我們推薦此次展覽中,你個人最愛的作品。 伊誕: 《百合花的啟示》。主要為紀念我的母親,八八風災的隔年她過世了,這對我來說是雙重打擊。在大片留白中,我選擇以台灣原生種的野百合作為主軸,而百合又與部落的意涵與文化有深沉意涵: 傳說中,百合花枯死後會化作天上星星,閃爍著、祝福著地上的人們。而我則將母親的臉譜藏在這片白裡,原本有意畫出她的輪廓,後來想,既然她已在另一個雪白世界裡,就讓她靜靜在那兒吧~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70"]伊誕巴瓦瓦隆展覽03.jpg 《百合花的啟示》[/caption]   《來自透明的風》。個人很喜歡這種單純的木色感,這幅作品主要在描述風的路徑,用紋砌方式刻畫出風的軌跡,每個不同的視覺角度都會表現出不一樣的吹拂方向,也希望喚起觀者透過風去感受自然,因為我們離自然生態越遠,失去心中的價值越多,那些善的終將消失、惡的終將瀰漫。

你知道呼、吸一次要多少新台幣嗎?有人說 1,900元,

然後,再自己算算看一天呼吸了多少次,乘以 1900,

你就知道一天要花多少錢才能換到空氣了,

那可能山下的空氣要比較便宜喔~因為比較髒……

伊誕不改原住民幽默個性,當場逗得大家噗哧地笑了。但其實這是個嚴重的問題,也是全球正面臨到的切身問題,《來自透明的風》告訴大家:新鮮空氣是永遠也買不到的無價之物,自然也是,生態亦然。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70"]伊誕巴瓦瓦隆展覽02.jpg 《來自透明的風》[/caption]   17:可否與我們分享你平時都如何愛護自然與土地? 伊誕: 部落耆老曾教過族人,如果看到石頭在路中間,就要自動移到安全的地方;意義在於要懂得主動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並且要主動回頭省思這個環境出現了哪些變化、它們要告訴我們什麼話。要說如何愛護,我認為態度才是最重要,這個態度會滾動我、滾動我的生活,讓我不自覺地為自然而戰。 面對困境,唯一方法就是改變。視覺藝術可以帶來對話,創造一個新思維給觀者,也給了這個社會一個改變的可能性!   

面對困境,唯一方法就是改變

對社會這個大輪軸我無法改變它的方向,但視覺藝術可以帶來對話,當我創造一個新思維給觀者時,也給了他們一個改變社會的可能!

17:既然風災的創傷是您創作的重要養份,可否談談目前部落的生活與經濟現況? 伊誕: 台灣的原民部落裡,密集從事藝術創作的只有兩個地區,一個是港口部落(Makuta’ay),一個就是我的部落達瓦蘭。其實,經濟上並無太大轉變,但在部落從事藝術工作者反而開始大量創作與發展,目前我們希望能朝向「文創部落」的經濟模式前進,並期待未來能制定出文創產業的部落機制。 為了提升競爭力,部落發展協會與在地多位藝術家合作,包括我,未來將展售所得的一小部分提撥至部落公基金,幫助部落的社區、老人、與孩子的未來發展。

伊誕巴瓦瓦隆展覽06.jpg

  17身為原民的一份子,你認為台灣原住民現在面臨到哪些困境?又該如何突破此困境? 伊誕: 概括性而言,第一個層面是,我們不斷面對失去純真的價值,這個純真包括對人友善、熱忱、親切、接納…… 等,不只是因為自然破壞,而是整個大環境的影響,包括自身文化的矛盾感,都會慢慢消磨掉那些引以為傲的純真,而失去它就等於瓦解了原民文化。 第二個層面在於,國家政策影響,選舉帶來的創傷;如果選舉過程不民主就是一種傷害。我認為,現在的選舉就是不民主的表現,同時無意間改變了大家的價值觀,部落族人甚至因為這樣不民主的選舉而傷害彼此。 這種種問題,唯一方法就是「改變」它,但我找不到方法(笑)。對社會這個大輪軸我無法改變它的方向,但視覺藝術可以帶來對話,當我創造一個新思維給觀者時,也給了他們一個改變社會的可能!

伊誕巴瓦瓦隆展覽05.jpg

 

透過彼此教育,我們互相認識、互相成長,然後創造屬於台灣的原味價值

延續創造我們的原味價值吧!包括對自我認同、對自身文化的自信,用各種方式努力成為台灣重要人文資產的一部分。

17:很多人對於部落及原住民等文化並不了解,甚至有所誤解,你有什麼樣的建議和看法? 伊誕: 曾經在台北與一個四年級小朋友坐電梯,他看了我好久,然後開口問我:「你是原住民吼?」 我心裡是暗爽的,「你怎麼知道?」 課本都有教啊,你們有很多族,達悟族在蘭嶼……」 當他劈哩啪啦唸了一堆時,我知道,透過教育我們可以更認識彼此。 除了教育平地,山地部落也需要被教導對台灣其他文化、種族的認識。「教育」,可以讓台灣互補、互相認識、互相成長,甚至加深下一代對這塊土地的情感。   17:最後,想對台灣原住民說些什麼話呢? 伊誕: 延續創造我們的原味價值吧!包括對自我認同、對自身文化的自信,用各種方式努力成為台灣重要人文資產的一部分。   巴瓦瓦隆家族世代皆傳承著「Pulima」(排灣語,譯為「有手藝者)封號,從曾祖父時代開始就是全方位藝匠,凡是部落一切工藝,都有巴瓦瓦隆家的參與。或許也因身處在這藝術家世代,啟發了伊誕與眾不同的文化思維,即使他已是小有名氣的藝術家,從他澄澈的眼神裡,仍滿是對天地的疼惜、對耆老智慧的謙卑、對母體文化的渴求、對藝術的執著…… 這場精采展覽讓人看見了屬於自然大地、原始生態哲理與絕對單純的價值。期待有一天,這股清香能從山上延續至山下,飄散在每個台灣人的心中。

伊誕巴瓦瓦隆展覽07.jpg 

備註
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ijun)為排灣族藝術家,1963年生於台灣屏東三地門鄉的達瓦蘭(大社)部落,是排灣族分布最北邊的深山部落,排灣語「達瓦蘭」(Davaran)是「被造之地」的意思。
[AdSense-A]
展覽資訊
  • 展名:《山上的風很香─遇見伊誕的紋砌刻畫》
  • 展期:2014 年 3 月 29 日至 5 月 18 日
  •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9:30-17:30,每週六延長開放至夜間20:30
  •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F區
  • 費用:免費

山上的風很香─遇見伊誕的紋砌刻畫_展場圖04.jpg

[AdSense-B]

相關內容推薦

 

相關旅遊推薦

木雕、皮雕、琉璃珠,不僅是排灣族人的傳承,更應該是全臺灣人都應認識且珍惜的「原」味資產!

與好茶部落一樣,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的家鄉大社部落也遭受八八風災的襲擊,族人被迫遷村至禮納里部落。然而排灣族人精湛的工藝,卻讓他們得以在新家園找到一片天;今年開始,更成立了四大工坊,以整合部落藝術資源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部落的文化與藝術。 木雕、皮雕、琉璃珠,不僅是排灣族人的傳承,更應該是全臺灣人都應認識且珍惜的「原」位資產!   5/3、5/4,《Mata‧Taiwan》將台灣部落瞭望台國際交流協會及瘋馬旅行社試辦「禮納里、達瓦達旺部落精緻體驗二日遊」,除了帶大家去看看禮納里部落的災後重建產業營造、看看伊誕的家鄉大社部落的四大工坊,第二天,我們更將上山至達瓦達旺的排灣族部落,探尋難得一見的百年石板屋! 遊程費用將全數回饋部落族人,對部落文化有興趣的朋友請把握最後報名機會,千萬別錯過! 活動頁面:「部落故事首航:禮納里、達瓦達旺部落精緻體驗二日遊」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文字/圖片來源:17support 一起幫
]]>

或許你會想看